题图一:旋转餐厅俯瞰尼亚加拉大瀑布
题图二:尼亚加拉大瀑布全景图

10月22日,上海子夜时分,加拿大却是临近中午了。
我们走下雾中少女游船,随即游登高,俯瞰尼亚加拉大瀑布。享受美食 - 加拿大最好的牛排,享受美景 -
鸟瞰世界第一瀑【只有登高,方能弄明白世界第一瀑之“来龙去脉”】。
口福不浅,眼福更佳。
加拿大之观瀑塔,英文名称为Skylon,译成汉语,意思即“空中沙龙”,倒也幽默。
美国与加拿大仅一桥之隔。在美国也能乘坐“雾中少女”观瀑,但是,却无法登塔鸟瞰尼瀑了。 --
这也许是许多游客宁愿花费800元的加拿大签证费到此一游的缘由吧。
登高观瀑,创意十足。
清代袁枚在游记《峡江寺飞泉亭记》中就谈到了审美环境情况对欣赏的作用。文中说:“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他指出“天台”、“雁荡”、“匡庐”、“青田之石”,这些瀑布未尝不奇,但“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虽欢易别”。接着他又从正面举了粤东峡江寺瀑布的例子,指出:“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于是水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诗兴大发,“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他认为“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这段文字集叙事与哲理于一身,融写景与议论于一体。几可“一读三唱”。粤东峡江寺瀑布之所以在作者看来胜过他所列数的天下名瀑,诸如“天台”、“雁荡”、“匡庐”、“青田之石”,等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峡江寺瀑布“瀑旁有室”,用现在流行表达,那就是有了一个“观景平台”。众多天下名瀑所以让游人“不得从容以观”,而“虽欢易别”,皆因“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由此,不妨作此联想
--
学习一门外语,就等于为我们观汉语搭建了一个观景平台,反过来,掌握了一门外语,又等于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新观景平台,以反观汉语。
如此“从容以观”,便易获得鲜活语言美感,“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坐在观瀑塔的旋转餐厅内,我想到了袁枚的这篇经典短文。想到,观瀑塔,乃“飞泉亭”也,不仅“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还可食!
十足的“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
古人云“乐极生悲甜中生苦”,此时此刻的我思绪翻滚,想到了儿时几乎沦为去乞丐,想到了年轻时的饥饿年代,想到了工作之后受到的政治迫害(因收听VOA的English
900,而差点儿被隔离审查),想到了退休之前因呕心沥血带成群的硕博而三次住院,想到了一生中几次“死里逃生”
......,情不自禁,泪眼迷离,滴下老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