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登山途中
题图一:多少游人谈“百步云梯”而色变
【百步云梯的实际石阶为:218级】
从鳌鱼峰看莲花峰,看嵌入百步云梯的巨型山岩,你会慨叹:鬼斧神工,天造地设。
百步云梯位于安徽省黄山的玉屏景区,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
在“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险峻陡峭的橙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磴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常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这就是“百步云梯”。那龟蛇二石又恰在梯口,如同把守,故名“龟蛇守云梯”。
明代后世靖曾有诗云:“一线天高不可升,穿云深处有梯登。猿惊难上回山水,百步云梯风光照
鸟骇迟飞落野藤.行客携筇常起伏,山僧着展每凌竞。后阶先幸奇松护,独立能遮最险层。”
今人亦有诗云:“云梯百步客心惊,曲折蜿蜒接太清。莫说自然多险境,人生道路更艰辛。”
是谁在此悬崖上开出一条通途?前后数里,杳无人烟啊!据说,很早以前,山下住着一个黄善人,终年干着修桥补路,好善乐施的好事。当时,前山和后山互不相通,脖子就卡在莲蕊峰和巴鱼峰之间的这块悬崖上。当地人称这块悬崖为“断头崖”。黄善人肯出大价钱也雇不到一个帮手,逼得他只有自己干。他的善心被救苦救难的乞丐大仙铁拐李知道了。铁拐李为了试探黄善人的开路决心,变成一个年轻美貌的游山女子,因迷路来到断头崖前,求黄善人送她出山。黄善人心想: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开凿这条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眼睁睁地看一个弱女子落谷粉身,或葬身虎腹。他答应护送迷路女子出山,可万万想不到那女子却变法儿整他,一会儿扭伤了脚,一会儿刺破了皮,硬要黄善人背着她下山。下山后,她为大功告成了。我明天要来接你上天去,与你同列仙班。”“哈哈哈!”一阵笑声未落,老乞丐不见踪影了。黄善人这才发现那乞丐原来就是铁拐李。第二天,黄善人简直没费气力,就一连凿出好几个石级。当他直起腰来一看,风轻云淡,一条又平又阔的石级从山脚直铺到山顶。铁拐李正笑嬉嬉地迎面走来。黄善人忙说:“仙长留步。容我刻上“百步云梯铁拐李造’字样留个纪念,可好?”铁拐李说;“不必,不必。仙不图名,人难脱俗。你快跟我走吧!”说着便拉住黄善人的手共同驾云而去。后来,有个游方僧人,见百步云梯扼前后山咽喉之地,猛生恶念,谎称这是他献资营造的,要一切过往行人统统丢买路钱,于是触犯了佛门清规,玉皇差遣金甲神,一鞭就把他成了“老僧入定”这块巧石。
百步云梯在鳌鱼峰和莲花峰之间的磴道上,乃徒步游黄山必经之地。
别以为上山累,下山易。下山时,一步一步,膝盖非常吃重,且最易摔倒,假如不慎摔倒,后果不堪设想,你完全可能不是摔倒就算数了,而是,从陡峭的石阶上滚落下去,轻则全身性骨折,重则丧命哦。还好,人性化的黄山,陡峭的石阶旁一般都有扶手可以助力。
海拔上升,鳌鱼峰与莲花峰毗连,而从百步云梯上去,则上到了莲花峰之山腰。心情,则如诗如画。
走完鳌鱼峰的下坡路,回望鳌鱼峰,被不得不惊叹:真像一条张开大嘴的鳌鱼哦。
你看,下面照片,一幅是导游(非我团的小郑),正在给游客讲解鳌鱼峰,再下一幅照片,则是鳌鱼峰全景图,我们就是刚刚从鳌鱼峰之峰顶走下来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