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2017-09-26 11:33:36)
标签:

黄山观日出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滑雪衫助我观日出成功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太阳跃出山岗的时刻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2013年10月23日凌晨3点,导游叫早,晨晨一觉,醒来便跟室友冲出房间,到大堂集合。导游辛苦,尤其是黄山的导游,爬山是每日的功课,起早去看日出,也是必修课,虽然未必每次能看到日出,但必须叫早,必须带队。
    丹霞峰的上山道口,昨日旁晚导游已经带我们来过,没有想到的是:登丹霞峰,竟然耗费一个多小时,且山坡陡峭,不不好走。
    我们是今日登上丹霞峰的第一批游人,从容占据的小山头 - 丹霞峰上的制高点,山头四周还有铁索和水泥柱围护着,十分安全。山头面积很小,正好容下我们四名同室团友。
    少顷,左边山头上,观日出者越聚越多,人多却很寂静。左边有一个圆柱状的石头,四面凌空,圆柱石顶端面积很小,只能放置两只脚吧。不料一位帅哥,背着沉重的单反,一个箭步跨了上去,并稳稳地站立其上。遥看东方,神态自若。我们几位向他投去敬佩目光。- 简直有高空走钢丝之绝技。
    早起,摸黑登山,很有必要。丹霞峰上的这个小山头上,视线不受阻挡。起先,天地之间,黑乎乎的,搞不定方向,太阳究竟从哪边升起?右手方向,视野开阔,山峦连绵,太阳是否将在那起伏的山峦上升起?错了,当东方泛红时,方知山峦方向乃西方,太阳将从左手那边的山岗上升起。
    今生好入名山游,尤登山观日出。追根溯源,大概跟幼时读了姚鼐的《登泰山记》有关吧。
    遗憾的是,1982年在庐山、1984年在泰山、1985年在黄山、皆兴冲冲早起观日出,而以失败告终。
    留下美好印象的是:2003年赴兰州开会,顺游敦煌,黎明前,骑骆驼上鸣沙山,观沙漠日出成功!
    还有,2010年春,到日本赏樱,4月7日黎明,在回沪的鉴真轮甲板上观海上日出成功。
    现在,2013年10月23日,东方欲晓。昨夜西海山庄大堂LD广告走动屏预报的70%观日出成功的概率,眼看着要成为100%了!
    我同意一位团友的观点:观日出成功,就是黄山游成功的一半。
    目光投向左边。天空,晨曦微露,渐渐染红,越来越红。近处的一株黄山松的枝干,正巧作为拍摄观日出照片的“留海”,除了“留海”之外,远处山岗上的一排黄山松,如同映在天际剪影,美极。从模糊到渐渐清晰。众游客恭候的太阳,就将从那有松树剪影的山梁冉冉升起哦。
     眼睛盯久了一个地方,累了,就把目光转到右边。不得了!那简直就是一幅画,一幅水墨画 -- 黄山西海群峰,起起伏伏,层层叠叠,浓浓淡淡,近处山峦渐趋清晰,远山则处在云雾袅绕之中。
    我甚至痴想:即便不是为了观日出,登山观黎明时分的西海群峰,也很值得呀。请看官细赏下列图画。
    过了六点,太阳即将跃出山梁,天光趋明,可以拍照了。请附近的一位帅哥为我拍摄了一幅“坐等日出”之照,照毕,回放。哎,正巧!我身后“金鸡独立”于孤石上的男孩也被“收入囊中”哉。你看金鸡独立男多么淡定自若。
    他的“金鸡独立”,旁观者见了,都会心抖,一失足......啊!。
    也许听见我们四人的窃窃私语了吧,帅哥伸伸懒腰,跺跺脚,大概感到一丝寒意了吧?
    6点24分,东方大红。
    此刻,天色已经很亮。拉近相机的变焦,从回放中,发现众游客皆身穿羽绒服,不少还戴着帽子哩,裹得严严实实 - 一副严冬的打扮哦。
    身边的三位室友,身穿一件毛衣,外加外套,如何能抵挡此刻山头的寒意?
    -- 冷,冷噢!(身边一位同室驴友轻声说,话音似乎有点颤)
    -- 那么,我们挤得紧一点吧。(他建议)
    -- 对,用一句流行语,叫“抱团取暖”哦。(我趁机幽他一默)
    此刻,我想起了昨夜上床前,从四楼服务台花费50元(押金200元),借来一件羽绒服,回房后,两位室友不以为然。
    -- 50元?太贵了。再加两个50元,在上海就可以买一件新羽绒服啦!宰客哦。
    -- 出门在外,我特怕受冻,看日出,受冻了,明天一天怎么游黄山呀?(我说,心知明日一日之艰难)
    口出此言,意在劝他们也去租借一件,可惜,他们毫不领情。
    刚才,登山丹霞峰,快到山顶时,我气喘吁吁,浑身发热。
    -- 毛教授,我说你没有必要租借羽绒服吧?你看,现在热了吧?(其中一位驴友还这么说)
    -- 现在是热了,等一会儿,感觉就不一样了。(胸有成竹,我 答之)
    在黑黢黢的山头,坐等日出,山风呼呼,毕竟是海拔1664米的山峰,毕竟是拂晓时分啊!
    在山顶坐下,不足10分钟,吹着山风,静坐不动,寒意袭来。此刻,我已经感到:非羽绒服不足以御寒也。
    出门前,夫人曾关照再三:早起看日出,一定要租件军用大衣,再贵也要租哟。(1985年上黄山,租借的就是军用大衣,3元/件)  
    -- 毛教授,看来你是对的。我冷,开始流清水鼻涕了。(10分钟之后,一位驴友说,说话已经没了刚才的底气)
    2013年10月23日的太阳还没有爬上山梁,他们三位,商量了几句,同时起身,和我告辞。
    太阳马上就要升起了,已经等了进一个小时啦!(我劝说)   
    -- 算啦,实在冷得吃不消啦。(一位团友回头应了我一声,急急下山,其中一位还边说边狠狠地打了一个喷嚏)
    此刻,原先坐在地上的观日出者皆站立岩石上,向新生的太阳行注目礼。
    -- 太阳万岁!我爱你,红太阳!
    忽然,我听见身边的“金鸡独立”哥大声叫唤。他,仍然站立是孤石上,纹丝不动,手里的单反对准了那轮正在升起的红日。
    太阳,从露出山梁一隅到就整个的跃出山梁,短短的一两分钟而已。
    初中那年,语文课本有姚鼐的《登泰山记》,当时喜爱至极,老师未曾要求背诵,我却一口气能背诵。写日出,以下一段文字,堪称经典。今日诵之,仍十分有味: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一阵欢呼之后,你听见的,则是那“咔嚓、咔嚓”的按动快门的声音。
    姚鼐能以不朽的文字记录泰山之壮观日出,今人则可以相机记录日出之美。
    在我听来,此声简直是最美的日出伴奏。以下相片能否引起读者对黄山观日出的美好印象?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黄山观日出【9月26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