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又到银锭桥

题图二:观荷前海北沿
银锭桥,籍籍无名吧?不对,它可是座大名鼎鼎的小桥啊。
银锭桥位于西城区什刹海的前海和后海之间的水道上。为南北向的单孔石拱桥,南北横跨在连接两海的细脖处,长仅仅10来米吧。因形似银锭故称银锭桥。是什刹海的风景之一,燕京小八景之一。过去站在银锭桥上可遥望西山,故景名为“银锭观山”。
7月27日上午在82路公交鼓楼站下车,穿过马路,就见到浩瀚之前海。沿湖沿行,好一幅北京清晨图:垂钓的,打拳的,搞清洁卫生的......。
行不远,即见银锭桥。孤陋寡闻,2015年9月到什刹海,还是第一次闻此桥名,知其不凡!扼前海后海之咽喉啊!且曾经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银锭观山”。上次到此,游人多多,拍照皆有困难,今日时间尚早,竟然无人在“银锭桥”的石碑之前留影,遂请路人为我留影。
读到此,也许有人会对地理产生不解,前海与后海啥关系?这里总称“什刹海”位于市中心城区西城区,毗邻北京城中轴线。水域面积33.6万平方米,与中南海水域一脉相连,是北京内城唯一一处具有开阔水面的开放型景区,也是北京城内面积最大、风貌保存最完整的一片历史街区,在北京城规划建设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以上的唯一和最大,就值得我们关注,值得我们忘记到北京旅游,岂能忘记了什刹海!
什刹海包括前海、后海和西海(又称积水潭)三个水域及临近地区,与“前三海”相呼应,俗称“后三海”。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为燕京胜景之一。什刹海景区的不少古建筑在北京城市建设发展史上及政治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代表有恭王府及花园、宋庆龄故居及醇王府、郭沫若纪念馆、钟鼓楼、德胜门箭楼、广化寺、汇通祠、会贤堂......。
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秦淮夏,洞庭秋”来赞美什刹海的神韵。什刹海景区风光秀丽,被誉为“北方的水乡”。随着游客的增多,这里逐渐出现了一些古文化商店、小吃街和酒吧等,因此,也成为了京城文化街之一。
今日到此,显然是第一批游人,所喜乃湖边的荷花也刚刚醒来,正值花季,毫无残荷之迹。请看题图之二照片。此乃赴京观荷以来第一幅满意的荷花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