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2017-06-30 09:12:02)
标签:

观荷世纪公园

观荷与爱莲说

分类: 市内闲逛
题图一:触目皆红花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题图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今日,2017年6月28日,与去年的6月21日相比,幸运矣,世纪公园荷花池的花多,朵大,且绿叶亦美,稍感不足的是,今日缺乏光照,没有光影的红花绿叶,毕竟其美感打折矣。
    儿时,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即留下难忘印象。这是一篇极富个性,且高屋建瓴之作。
    自幼读书偏科,上语文课则思维活跃,上数理化课,则有点儿“呆如木鸡”。记得当时上《爱莲说》的语文课上,我向老师提问:文中之“莲”是指睡莲,还是指荷花?
    老师对我的提问大加表扬,答道:
    睡莲是水生花卉中名贵花卉。外型与荷花相似,不同的是荷花的叶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莲的叶子和花浮在水面上。原文中的“亭亭静植”即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由此可以推知:应该是荷花。
    后来入寺庙,一次次,总能发现菩萨是坐在莲花座之上,渐悟: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
    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它昂首挺展,日艳且鲜;洁身自处,傲然独立;其根如玉,不着诸色;其茎虚空,不见五蕴;其叶如碧,清自中生;其丝如缕,绵延不断;其花庄重,香馥长远;不枝不蔓,无挂无碍;更喜莲子,苦心如佛;谆谆教人,往生净土。
    伫立于水边,欣赏满池的绿叶红花,心想:《爱莲说》最出名的句子要算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了,此句可谓本篇的成名句,一句成名啊。此句跟佛教对莲花的认同心有灵犀,不谋而合!
    细观细赏之下,感触良多矣。还想到周敦颐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一句,其想象力独辟蹊径,其欣赏深入内涵,不禁为之叫好啊。此句写出了荷花的清高意远,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矣。 
--------------------------------------------------------
《爱莲说》宋 ·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荷花池边品味《爱莲说》【6月30日午餐之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