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是我们追思先人,祭扫灵地的日子,离开颛桥寝园之后,女婿的小车把我们送到了桂林路康健园的西门外。于是,我和女儿便入内一游。曾经熟悉康健园的一草一木,这里留下了我童年和少年的足迹。曾经居住在漕河泾镇270号,当时被称为西街,距离康健园一箭之地也。1957年的康健园还有一个舞厅。从镇江小城到上海,在此园林第一次见到男女相拥,随着优雅的舞曲翩翩然,看不懂。问吾兄:为啥要跳舞?在我心目中啥都知晓的哥哥,竟也无语。当时康健园内有一张乒乓球桌,大概一毛钱可以打乒乓一个小时,那是我们的高消费娱乐项目。转眼到了1964年,高考前的一个月,购买了公园月票,每日入公园复习迎考,桂林公园是主场,康健园又是也去,就是去得少一点。当然,最难忘的是康健园外的一条小河,流的是活水,大概是1962年夏天,午后与吾兄就来到康健园外的小河“野泳”,差点儿送命于此。小河在康健园外拐了个弯,我们兄弟两才在沉沉浮浮之时,忽然双脚踩到河道拐弯处的河底,捡回两条小命。此事过去了那么多年,现在想来仍有些后怕哟。
今日入康健园,自然想到1985年从临海到上海过春节,全家到康健园,当时,园内还有骑毛驴的游乐项目,让女儿骑毛驴,走了几圈。至今,女儿还记得清清楚楚。
今日的康健园正值百花齐放之春日,垂丝海棠的“颜值”并不在樱花之下。题图之一是女儿在樱花下留影,题图之二是我在垂丝海棠下留影。今日细看,虽然祭扫先人灵地时的泪痕已经擦去,但是眼中之哀情尚未抹去。
今日的康健园是附近老人休闲之佳所,当年南郊中学的老师早已退休,康健园是他们每日必到之处。真羡慕!
原先的康健园面积小,经过扩展开拓,康健园已经西接桂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