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父亲大人
长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父亲,终年为钱而愁。然而,天下富人未必慷慨,天下穷人未必吝啬。母亲曾经不止一次,跟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家在镇江时,一年除夕,父亲终于向朋友借到了一点钱,可以勉强过年。但是,当他借了钱兴冲冲回家,在拐弯角上遇到家中断炊的邻居M,父亲知情后,毫不犹豫地分一半借来的钱给邻居M。讲到这里,母亲总表现出一丝悔意,因为,当父亲回家把分钱给M的事情告诉母亲后,母亲曾怨怼过父亲,那是为了我们三个孩子呀。但是,母亲总是要补上一句:你爸爸是对的。M家也有三个孩子等着过年呀!
这就是我的父亲!
以上文字摘自我的《英语人生》(一字未改),此书一版再版,为了此书,曾经到北京王府井西单新华书店签名售书,曾经应邀到各地讲学,一晃,这已经是14年之前的旧事了。但是,时间的潮汐并未冲淡记忆,这个故事撩起了我的父亲人品之一角:厚道善良,任劳任怨,父亲积中国底层劳苦大众的优秀品质于一身啊!
今天,让我再次想起父亲这个故事的起因是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人在做天在看》【全文发表在后】,大意是,一位行善的姑娘,10年之后得到了善报,而善报她的正是十年前姑娘救助过的男孩!故事说的有鼻子有眼,有名有姓,但是因为太巧了,总给我一点虚构的感觉。
我在《英语人生》中写道:我国有句成语:积恶余殃(accumulate evil and later
one
suffered)。其含义是:指多行不善,子孙必有恶报。我想,是否能对此成语作一反述:积德余惠(accumulate
virtue and later one benefited)。 一个人的命运,说到底,其实和上代或祖辈的德行有涉。
父亲一生行善积德,直到1971年辞世并未过上好日子,但是,老天有眼,让我们三兄弟走过了曲折人生,皆享受了成功。
1957年父亲的同事叶先生主动提出给我父亲40元人民币,作为盘缠,让父亲把母亲和我们三兄弟从镇江接到上海【这个故事,我博客的受众皆知也】。于是,我们毛家团圆沪上,三兄弟之前途掀开新的一页。
我始终觉得,父亲遇上贵人,上苍之眷顾也!
我的一生,一次次逢凶化吉,一次次遇难呈祥。
我始终觉得,非吾所能,乃父辈心善积德之果也!
下这篇文章的题目是《人在做天在看》,我想改一改:《做事者人,施祸福者天》。
文章后的一幅照片是今年10月18日我在桂林公园赏桂之后,到叶先生故居(淮海坊75号)拍摄的照片。
---------------------------------------------------
十年前一个穷苦大学生郝武德,为了付学费,挨家挨户地推销货品。
到了晚上,发现自己的肚子很饿,而口袋里只剩下一个小钱。他在大街上犹豫徘徊了半天,终于鼓起勇气,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准备讨点饭吃。
然而当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孩子打开门时,他却失去了勇气。他没敢讨饭,却只要求一杯水喝。女孩看出来他饥饿的样子,于是给他端出一大杯鲜奶来。
他不慌不忙地将它喝下,然后问道:我应付您多少钱?
而女孩的答复却是:你不欠我一分钱。母亲告诉我们,不要为善事要求回报。
他怀着感恩的心,向女孩深深地鞠了一躬,真诚地说道:那么我只有由衷地谢谢您了!
当郝武德离开时,不但觉得自己的气力强壮了不少,而且对人生的信心也增强了。他本来已经陷入绝望,准备放弃一切的。
十年后,有个女人病情危急。当地医生都已束手无策。家人终于将她送进大都市,以便请专家来检查她罕见的病情。他们请主任医师郝武德博士亲自来诊断。
当他听说,病人是自己的家乡某某城的人时,他的眼中充满了奇特的光芒。他立刻走向医院的病房。当他来到病人的床前时,他一眼就认出了她。他决心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她的生命。从那天起,他特别观察她的病情,查阅了所有的文献,并发帖向全世界同行咨询。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让她起死回生,战胜了病魔。
最后,批价室将出院的帐单送到郝武德手中,请他签字。医生看了帐单一眼,然后在帐单边缘上写了几个字,将帐单转送到她的病房里。
她不敢打开帐单,因为她确定,她可能需要一辈子才能还清这笔医药费。当她打开帐单看到帐单边缘上的一行字:一杯鲜奶已足以付清全部的医药费!签署人:郝武德医生。
她的眼中顿时盈满了泪水,她心中感动地祈祷着:上帝啊!感谢您,感谢您的慈爱,藉由众人的心和手,在不断地传播着。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