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2016-11-17 15:04:18)
标签:

贵州行

难忘那棵树

杂谈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假如在贵州玩一个景点,那就就应该去看看这棵“树”哟!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黄果树另一个难忘印象 - 徐霞客雕像及其故事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明代伟大的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考察大瀑布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伟;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
     在300多年前,徐霞客就对黄果树瀑布有过描述,也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
    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贵州,,途径黄果树瀑布时,曾对黄果树瀑布作了这样的描写:
    “······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见(《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
    徐霞客对黄果树瀑布的描述是十分生动形象而又贴切的.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6米3/秒,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瀑布高为66.8米,宽达81.2米.因此,黄果树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
     《徐霞客游记》被誉为千古奇书。徐霞客各弘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生于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1586年1月5日),卒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七日,他毕生实地考察自然,描述自然,足迹达今19个省市自治区,成果巨大。某晚年对我国西南湘桂黔滇广大地区岩溶地貌的考察记述,尤其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徐霞客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农历二月二十七日从广西进入贵州,行今独山、都匀、麻江、福泉、贵定、龙里、贵阳、惠水、长顺、清镇、平坝、安顺、镇宁、关岭、晴隆、普安、盘县、于当年5月初九走出贵州界。在贵州境内活动的两个多月,写了两卷日记,即《黔游日记一》。这些日记的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都很高。他是于戊寅(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四月二十三日抵黄果树实地考察记述的,对黄果树瀑布作为高度的评价。
    那天一早,徐霞客从镇宁方向过来,进入黄果树地区最先引注意的目标是一个村庄;得聚落一坞,曰白水河铺;即今天的白水村或白水河村。又西行二里,他远远听见了轰轰的流水声;从隆隙北望,忽有水自东北山腋泻崖而下,捣入重渊,但见其上横白阔数丈翻空涌雪,而不见其下截,盖为对崖所隔也;这就是今天认定的陡坡塘瀑布,高21米,宽105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面最宽的瀑布。徐霞客远远看着这个瀑布,无法走进,心里很不自在,“恨不能一抵其下;这时,挑夫对他说;老先生,这里白水河,前面的瀑布比这个更大更好;然后他继续前进,来到了白虹桥上。此桥南北横跨,有三个桥孔。站在桥上上游下游下游一看水流很宽阔的,每隔数丈,就有一个浅滩,水从河底翻崖喷雪,犹如白鹭群飞。徐霞客不禁叹起来;白水,白水,真是名不虚传啊!过了白虹桥,徐霞客又听见了如雷的水声,他兴奋地意识到;又奇景至诶!果然,一个大瀑布出现在他的面前。他在当天的日记作了倾满热情的记述;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覆,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这位足迹踏遍中国的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又说 ;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侧身下瞰,不免神梀。
    徐霞客正看得入神的时候,挑夫告诉他,前面有望水亭,可以停下来再看。当时的望水亭用茅草房盖的。徐霞客望见的是观水亭旧址,因有大官要经过,恐怕要停下来看看,所以临时盖了个这个茅棚。徐霞客在望水亭停了好一阵,望着瀑水拱手致礼,大发感叹;奔腾喷薄之状,令人可望而不可既也!
    离开大瀑布,徐霞客继续他的行程,翻鸡公岭,过大花哨,下大坡坝,过霸陵桥,上关索岭,到关岭住宿。对这些个景点,他也都一一有所记述
    对美洲大陆那尼亚加拉瀑布,著名的英国作家狄更斯有一段描写最为人称道。他说: 那时,我觉的我和上天多么的靠近。经久站着,面对雄伟的壮观,首先感受到和平安宁,感受到恬娴静,沉湎于对故人静寂的悼念,沉湎鱼伟大的安息和幸福:毫无阴郁恐惧。尼亚加拉瀑布,优美华丽,深深铭上我的心田,铭记着,永不磨灭,永不迁移,直到她脉搏停止跳动,永远,永远。徐霞客盛赞黄果树瀑布的一段写作,完全可以和狄更斯盛赞尼亚加拉瀑布文字媲美,尽管他们一个是科学家,一个是文学家。其实也不自然,徐霞客最有名的著作是《徐霞客游记》,游记是文学作品的样式之一,所以,徐霞客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贵州行(5):徐霞客与黄果树【11月17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