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合影“醉白池”

题图二:珍稀名菊“嫦娥舒袖”
走过酷暑,来到金秋,体感一爽。大自然给人的馈赠却贯穿四季,酷暑难当,正是荷花盛开时,眼睛一眨,天气转凉,菊花登场。
读书堂茶座一墙之隔,便是一个池塘。今年518来此,度过漫长严冬,踏入醉白池,满目春色,参天的古树,新叶初吐,那种绿色,我称之为“少女绿”,真乃赏心悦目!茶座后的小池塘里的水面上开始漂浮刚刚长出不久的荷叶,荷叶小小,比巴掌稍大。五个多月过去,池塘的荷花不知去向,剩下的是一池残荷。王君说了两遍,池塘地下,果实累累哦。
平时人们喜说光阴如飞,那太抽象了。落实到具象,你看,五个月的时间,池中荷,已经走完了从初荷到残荷的过程!518到此,满目青翠,半年后到此园,并不见秋叶凋零,由于遍地秋菊,景致显得更加浓艳多姿。
来到“醉白池”匾额的水榭,与王君合影一幅(见题图照片之一)。
从雪海堂到醉白池匾额水榭,要穿过两个小庭院,小庭院是江南园林的特色,不仅让空间多变,步移景换,而且有了小庭院,园林之布局和设计就生出了温馨的居家味道。
而醉白池的核心区,就是水榭及其前面的荷花池。此时的荷花也进入残荷,由于秋菊的点缀,一枯一荣,倒也别有美感。水榭旁300年的巨樟,精神抖擞,昂首天外,边上的百年牡丹,让此地的气场冲天啊。
又忍不住抱一抱三百年巨樟,顿感神清气爽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