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2/28复旦同窗聚会后20人之合影
【1970年毕业时没有留下一幅集体照哟,当年一个年级共60人】

题图二:走出人民广场地铁车站一号门

值得记住的一日啊,2016年2月28日。复旦大学的校友聚会于上海市政协,我们0264的同窗共计21人到会。地点对头,时间对头。拍摄了集体合影之后,我沿洒满阳光的北京路东行200米,到石门二路,就可进入上海静安雕塑公园。公园的东头,樱花盛开,公园的西头,梅花怒放。闻香赏花看游人,兴致勃勃哟。出上海静安雕塑公园东门,过延安路,入凤阳路,右拐进新昌路,便到南京路。入人民公园,过人类伤心地,再回到南京路,右拐入西藏路,接着,就上隧道六线,回家。
一年一度的聚会,总会留下一幅合影。须知,当年毕业离校,如鸟兽散,竟然没有留下一幅毕业合影。
我是班内年龄最小的之一,也已经是七旬老叟了。如此一次次聚会,让我感受的生命的长度,更让我感受生命的飞驰,回首当年,一件件,一桩桩,那么近,那么清晰。
回眸当年,我们简直就是一个个男娃,一个个女娃呀。不懂事,却遇到了文革,青涩啊,却自以为是,当年许多可恨的事儿,现在完全可以付之一笑,当年的幼稚,却让自己感到隐痛,一阵阵的。
至今记得,到复旦报到的那一日晚上,我们寝室里的几个人,彼此还叫不出对方的姓名,从寝室七号楼散步到登辉堂前大草坪,复旦附中毕业的,俨然成了“地主”,有几分优越。一路上大家说点什么,忘记,但是,那踌躇满志的腔调,那志存高远的口吻,那春风得意的步履,历历在目啊。
转瞬,退休都十年了!
现在聚会,开心依旧,但是,心里都明白,人生进入了倒计时,用一句大家不喜欢听的成语 --
进入风烛残年了。
--
10年之后,再聚首,还剩几人?(餐桌上我问)
--
今天到场的,大多还健在吧。(W很自信地说)
-- 20年之后呢?(我又问)
--
难说了,90岁了,即使健在,腿脚也未必灵活了!(有人答)
今日一聚,我甚至觉得:不到人生七十岁,不知人生之迅捷也。
很快,下午4:22分,回到家门口哉。0264的同窗们,明年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