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过牛皋墓

题图二:黄龙洞在望

走出紫云洞,出门,沿左侧石级下,一个拐弯就来到了牛皋墓地。见题图之一。
牛皋(1087年—1147年),字伯远,汝州鲁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鲁山县)人,南宋抗金名将。牛皋出身农民家庭,初为射士,精练武功,擅长骑射。南宋初年聚集人民抗金。绍兴三年(1133年),加入岳家军、长胜军。牛皋使用双锏,乃金所制。后隶归岳飞,为其推重,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曾参加镇压杨幺起义。
凡是读过《说岳全传》的都知道"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说的是牛皋抓住了老对手金兀术,骑在他身上,因为高兴过度大笑而亡,金兀术也在一气之下,也寿终正寝。
《说岳全传》作为文艺作品,把牛皋之死写得太戏剧化了。关于牛皋之死,史料上是这样记载的:秦桧杀害岳飞后,十分惧怕牛皋。又因牛皋始终反对宋金议和,绍兴17年(1147年)三月初三,秦桧密令都统制田师中,以宴请各路大将为名,用毒酒将牛皋害死。牛皋临死前悲愤地说:“牛皋年61岁(虚岁),官至侍从,已经足够了,所恨的就是南北通和,使我不能马革裹尸而死,而死在屋檐下而已!”
牛皋死后,其尸骨埋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与岳飞墓遥遥相望。墓前立碑一通,其碑文为“宋辅文侯牛皋之墓”。出于敬慕牛皋的英名,近千年来,来他坟墓前吊唁拜祭的人络绎不绝。
牛皋的遗骨虽埋在杭州,而故乡人民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鲁山城东关(今八车队院内)建造了一座牛皋祠堂,院内有牛皋的洗马井(现尚存);牛皋的后裔在熊背乡石碑沟建造了牛皋的“衣冠冢”,以示后人祭奠和纪念。
匆匆走过牛皋墓地,回首那段历史,心中感慨多多。历史是人民写的,而我国的百姓最知感恩。
此时,忽然发现太阳的光线明灿灿地照射在路边的树林,这是今天见到的最明亮的阳光了。一对小夫妻,赶着四头骡子,在运输建材。和他们简聊,方知他们是安徽人,骡子是从云南购买来的,好的要两三万一头,便宜的骡子不能在这里上山下山运送建材。上次来杭州,在抱朴道院下的山坡上也见到过骡子运送建材上山。这真是一个绝妙的办法。需知,这里的山路皆石级所建,车子无法往上面运输建材。
骡子也真聪明,它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脚,却能上下石级非常自如,不会绊脚,不会摔倒!就是主人不注意骡子的卫生,四头骡子散发臭气,连主人也戴上口罩防臭。游人更是掩鼻而过。
行不远,来到矮竹篱笆夹道的石道,觉得十分眼熟!哦。想起来了。1978 -
1980在杭州大学“回炉”时,经常到黄龙洞,也经常从黄龙洞登山到西湖边。36年过去,这段路依旧老样子!
抬头间,黄龙洞在望。(见题图之二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