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同舟共济

题图二:1991年7月29日全家游览颐和园后合影东宫门

1991年7月下旬一家三口游览北京,一幕幕,一场场,就在眼前。尤其是2015年9月8日,一人独游颐和园时,是独游,又非独游,因为夫人和女儿的身影一直伴随左右哩。尤其是乘游船从石舫到达南湖岛。登岸后见十七孔桥,更是印象深刻哦。当时,在十七孔桥,全家流连忘返,声声叹息,句句赞词,犹萦绕耳畔。当时用的是胶圈相机,在颐和园,频按快门,留下近20幅照片。今日取出照片,OPPO翻拍,上博客,味道好极。人的记忆力再强,也无法清晰定格忠实记忆当时的一个个镜头呀。
全家游颐和园,乐事之一是租船,泛舟昆明湖。七月下旬的北京,晴热却风和,昆明湖上波澜不惊,无需荡起双桨,电动小舟,只需掌握方向盘即可。
除了颐和园,还在北海公园下船,本集的最末一幅照片,定睛细看,背景乃北海公园之白塔也!
24年过去,白驹过隙。当年,我的人生正在十字路口,何去何从,结局如何?是否在公司呆如木鸡呆到退休?还是会时来运转?心里无底!下幅照片,女儿为我拍摄于南湖岛上。眼中虽然没有射出彷徨,但内心之惆怅唯自知也!
24年过去,历史谜底一一揭开,去年921,复旦同窗纪念考入复旦50周年返校,相逢一笑当了教授。此感觉真的不错,可是1991年在昆明湖畔的是,以及我的夫人和女儿,咋敢想哟?
最近的喜事:进入了1971 - 1974届的浙江省玉环县坎门中学的师生微信圈,而且10月2日 -
5日将在玉环小住,参加他们纪念毕业离校40周年的聚会。在微信圈内,我写了一段文字:坎门中学的亲们,感谢丁建平让断线的风筝接上了线,让远飞的鸟儿又回巢!1972
-
1978的坎门中学有我青涩记忆,有我人生序曲。今年我69了,你们也年届花甲了吧?当年在坎门,假如有人对我说:毛老师,你以后回到上海交通大学当教授/博导,我会以为这是梦呓。但是,人生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梦呓成了现实。
这就是人生真况味,一眼望不到边际的人生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