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2015-09-19 14:44:35)
标签:

北宫门进入颐和园

旅游

文化

历史

休闲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苏州街河道上的汉白玉护栏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登高四大部洲途中回望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2015年9月8日,到北京之次日,换乘7/4号线地铁,到颐和园之北宫门。此时刚过九点,初秋的红日高照,尚带夏日的余威。1991年7月29日全家游览颐和园,第二次是2005年到清华大学参加两岸翻译交流会,与两位博士生同游颐和园。此乃第三次到颐和园。2002年,过颐和园大门而不入,记忆有点而惨痛,所以,今日游兴之高,看官有所不知也。今日之独游,既有怀旧,又有补憾。

    出发来京,备课颐和园非常认真。中意的一条游览路线是由东宫门入,过仁寿殿 → 玉澜堂 → 宜芸馆......。

    但是,人生有很多无奈,此乃一例。 -- 4号线,风驰电掣把我带到了北宫门。总不见得从北宫门绕到东宫门吧!

    进入北宫门,今日游览颐和园的路线就不得不如此定下了:

    北宫门——苏州街——四大部洲——佛香阁——排云殿——长廊——石舫——乘船至南湖岛——十七孔桥——铜牛——昆明湖东堤——文昌院——玉澜堂、宜芸馆——乐寿堂——德和园——仁寿殿——东宫门。

    这条路线叫北进东出,据说,这条路线大概要三个小时才能走完。今日吾游颐和园,岂能行色匆匆?没有时间限制哟。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海淀区,距北京城区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某些设计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占地约290公顷。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为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的避暑山庄,苏州的拙政园,苏州的留园)之一。

  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评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古树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这些数字也许让你感到枯燥无味,但是,它又活生生地告诉你,颐和园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

       从北宫门入,没走几步,就见河道,河道两旁店铺林立,站立汉白玉围栏的桥上,俯视河道和苏州街,可见清王朝的范儿们如何激赏和怀念他们下江南时见到的姑苏古城,但是,来自江南的游人眼里,这苏州街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但是,引起我极大审美兴趣的却是苏州街河道上的汉白玉桥护栏。

      美哉,汉白玉护栏,还有背后那高耸入云的古松!以前两次到此,皆有留影,今日更不例外。请看题图照之一。

      必须说清楚的是,从北宫门入颐和园,缺点之一,就是给游客一个下马威。因为你要从万寿山的背面翻越,从四大部洲登顶到佛香阁,登山石道高低无序,且步幅过大,对于上了年岁的游人来说,需步步小心哟!从佛香阁下到昆明湖畔的排云殿,那是万寿山之阳,石级整整齐齐,可从容下山,且昆明湖尽收眼底,心情怡然。我猜想,当年老佛爷绝不可能从佛香阁下到苏州街吧!

     从此意义讲,任何一个大门进入颐和园,皆有值得圈点之处。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入北宫门,上四大部洲【9月19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