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毕竟是文豪,鲁迅先生写下名句“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象绯红的轻云”。自此,“绯红的轻云”就成为赏樱之佳句,并给人产生无尽遐想。
题记二
朱自清写过一篇散文,题目是《到大学去看女生》,如果朱先生至今健在,他一定会写下一篇美文:春天,到杭州太子湾去看美女。
---------------------------------
2015年3月28日(周六),上午8:27分的G7303离开上海虹桥,9点多钟就到杭州城站。到客栈午餐,淋浴,午休之后,即奔太子湾而去。
此次到太子湾,从最东部的张苍水祠和章太炎纪念馆进入。这真是一个绝佳的进口,这厢,静悄悄,肃穆而宁静,一切在诉说着悠远的历史故事。

那边,大风车在望,樱花怒放,红云落地,人声鼎沸。一切演绎着真实的现实世界。
两个世界,一个视觉冲击,一个听觉冲击,一个惊喜。

远看,樱花尽染枝头,近观,花瓣盛极始衰矣。选太子湾作为杭州四日闲住看春的第一景点,对头!

退休以来,几乎年年到杭州看春,而太子湾则是必到景点。今年无“下郁(金香)”,只有“上樱”,因此,心不旁骛,更可专心致志,细赏樱花之美。
正慢行,身边三位女孩在用自拍杆玩自拍。姿态优雅,我就按下快门,得以下照片一幅。
回放之间,满意。忽悟:樱花、碧水、远山乃景,游人亦景也。今日可不要忘记赏花看人哟。

让我意外者:游园者,女孩居多。不信,请看下一幅随拍照片。

2010年3月30日 -
4月8日到日本赏樱,发现日本人喜欢聚集在樱花树下,吃喝玩乐,真会享受。如今这也是太子湾一景哦。
随拍一幅,发现镜头里出现一对情侣,站在樱花树下接吻。
如此接吻图,有诗情画意,给人美感。我总觉得在拥挤的地铁车厢里,在路人匆匆的街角,情侣接吻,给人一种急吼吼的印象,更多地表现了人的“原始性”。

到太子湾赏樱,绝不能走过路过。假如要选一个地方歇坐,树下并非最佳选择,因为头顶有花,你不可能老是抬头赏花,太子湾有一露天茶室,远离樱花,亦非佳所。
走过大风车和清婉亭之后,我想:三孔桥乃太子湾赏樱最佳处,那儿一股清泉汩汩流淌,桥为樱花所环抱。何不到三孔桥畔寻觅一佳所,歇坐慢赏细观呢?
来到三孔桥畔,居高临下,很快发现一位置理想的石块,歇坐于此,清泉脚下过,樱花身边绕,游人接踵来,闹中取静,赏樱绝佳之地。伫立不足两分钟,原来歇坐于此的一对老年夫妇,起身离去。轮到我占据这个赏花听泉看人的“战略位置”了。小坐片刻,请人为我拍摄两幅照片。这里原来是留影好地方啊。


桥上游人,满满当当,一景,桥洞可以框景,桥北樱花灼灼,游人熙熙。亦一景也。


水道对面拍照的人,一个接一个。在樱花的缝隙里,也许,我也成了他们的一道景致哟。

在我身边拍照的游客也一个接一个。请看以下一对小姐妹,和三个大姐妹。


还有两个女性,在此留影,欲作接吻状。
-- 是同性恋吧?
-- 别胡说。
窃窃私语,亦入我耳。

这里这是一个极好的拍摄地,除了“被拍者”,还有拍摄者。

刚才说过,此地三面为樱花,一面为高出我半米的石道,石道乃赏樱看水之好地方,因此,一拨接一拨的游人路过此地,在此驻足。我用拍摄他们,用仰视角度,结果发现,多为美女也,而且,看得出来,出门之前,一个个都是走过了精心打扮,精选服饰的繁复程序。
坐享此景,寻思:帅哥们上哪儿忙去啦?


当我把镜头对准上面的游人时,一位美女居然朝我摆了一个pose,笑容可掬哦。
令我想起了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日子里,在那儿,你对准美女拍照,她们会对镜头一笑。在上海,你若对准美女拍照,她不拉长了脸,骂你一声“十三点”,就算客气了。
是啊,如此春日,如此阆苑,几乎人人脸上挂着笑容。

至此,我信:春日的太子湾,樱花如云,且美女如云。离开了三孔桥之后的发现是:心情写在脸上,笑意挂在嘴角。请看:



这位美女正在拍摄樱花之特写,虽然只见她的背影,脸上也一定挂着笑意吧?-- 我想。

今日之太子湾,樱花如云,美女如云。我想起了朱自清关于美女的一句名言:
我之看女人,十六年于兹了,我发见了一件事,就是将女人作为艺术而鉴赏时,切不可使她知道;无论是生疏的,是较熟悉的。因为这要引起她性的自卫的羞耻心或他种嫌恶心,她的艺术味便要变稀薄了;而我们因她的羞耻或嫌恶而关心,也就不能静观自得了。所以我们只好秘密地鉴赏;艺术原来是秘密的呀,自然的创作原来是秘密的呀。
朱先生的论断过世矣,今日之太子湾,你无需秘密地鉴赏了。
【2015年4月2日阳光上午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