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走出禹祠,根据指示牌去禹庙哉

题图二:禹庙内有菲饮泉

唐代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765)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 《禹庙》。
《禹庙》首联点明游览的地点及时节,秋风瑟瑟,作者前去游览大禹庙,引出大禹治水的典故。颔联由远及近的描写大禹庙内部的景色。颈联写大禹庙周围的环境和氛围,庙内云气腾蒸,山下江声震耳,一派雄浑景象,暗喻大禹治水的功劳。尾联借景抒情,缅怀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诗中情感波澜起伏,笔触沉郁有力,讴歌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抒发了作者缅怀英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禹庙》
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
荒庭垂桔柚,古屋画龙蛇。
云气嘘青壁,江声走白沙。
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
2015年2月10日当我来到禹庙,想到在家时为绍兴行“备课”时,读到的杜甫此诗,心潮澎湃。1250年之前,杜甫千里迢迢来到大禹陵之禹庙,他写入诗中的荒庭桔柚和古屋龙蛇,已经早已淹没在漫漫的时光中,但是,大禹陵还是那个大禹陵,禹庙还是那个禹庙!
漫步今日之禹庙,耳畔响起此诗,眼前出现杜甫,今人可与古人对话矣。
这种感觉很好很好,让你觉得历史是如此鲜活,让你觉得脚下的这块土地是如此多情,让你觉得人生短暂,却又如此浪漫......。
感觉真的好极了,不由得,又想起今日上午来兰亭门外见到的王羲之语录: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
题图之二,乃禹庙边上的菲饮泉。
归来上了百度,方知,此泉非寻常泉也。
宋代诗人喻良能曾为此泉写诗一首,流传至今。全文如下
不到稽山已十年,梦中物色故依然。
忆寻绝境经幽寺,曾向东风酌妙泉。
书穴雨馀云扑地,鉴湖春昼水连天。
别来乔木高多少,想见娇莺自在迁。
就如在大禹陵想到杜甫的那首诗一样,今日读到宋代诗人喻良能曾为此泉写的一首诗,心里又是一阵悸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