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原打算乘坐2路公交到伯先公园 → 寿康里
题图二:宝盖路 → 路边摊位如旧
到了火车站北广场,眼睁睁看着一辆2路公交驶离站台,此时,一辆出租车驶来,于是,为了节省时间,直接上了出租车,直奔伯先公园。公交车在小城内兜了一个大圈子,没有想到出租车反其道而行之,沿中山西路,朝如家快捷酒店方向行,到了中山广场,右拐,就进入了京畿路。小车驶入京畿路,一切眼熟 - 儿时去金山,去火车站皆要走京畿路。路面很窄,无法拓宽,路旁高大的梧桐树,向人昭示镇江作为江苏省会时的气度。
后来知道,在广场那儿还保留了一段铁轨,和一个废弃的火车头。以纪念当年镇江的老火车站。下次到镇江,一定在入住如家,一定去中山广场,一定去老火车站去走走。那儿有太多儿时的记忆。因为每到过年,就要到火车站去接从上海回来过年的父亲,而从来没有接到过父亲,因为,生怕我们去接他,父亲从不在信件中透露到镇江的准确时间,而其都是在半夜到家,早上等我们醒来,父亲已经到家,而且在我们的小嘴巴里塞入了一粒糖果......。
在伯先公园大门外,京畿路、伯先路和宝盖路三路交叉,也算旧镇江的一个闹市口吧。我让出租车在伯先公园门外停下,去寿康里,必先走宝盖路。宝盖路,在熟悉不过了。自1957年离开此地,58年过去,还是那个破旧的街面,还是那个土气的食品店。不过,不能忘却的是,当年这些街店炸的油条,烘的大饼,对儿时的我来说,那就是美食,难以企及的美食啊。
今日走过,要不是在如家快捷酒店二楼自助餐厅吃的饱饱的,真想买一个油条享受一番。
用镇江话,询问了一下价格,无论猪肉还是各色蔬菜,并不比上海便宜,甚至还要贵一些。
到了“镇江市穆源民族学校”大门,就要左拐入小巷了。而这所学校当年就是“商会街小学”,我在这里读到了小学五年级,接着转学去了上海。宝盖路的命名跟右侧的高盖山有关系,当年的小学对面是一个操场,部队经常在晚上放映电影。
今日重走宝盖路,历历往事,清晰可见。旧地重游的味道不比陈酿老酒差矣。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