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韶华楼 → 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2015-01-28 08:16:33)
标签:

韶华楼到读书台

南山景区

旅游

文化

杂谈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招隐寺之读书台 【自拍照】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题图二:文学垂范 - 昭明太子的雕像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在到听鹂山房之前,有写着"招隐"二字的石碑坊。这可是招隐景区的标志性古建筑。石牌坊上有楹联 -- 读书人去留萧寺,招隐山空忆戴公。关于下联古音乐家戴颙的故事已经作了交代,现在还需要说一说上联“读书人去留萧寺”。

    这个“读书人”是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梁代的文学家萧统。萧统(公元501-531年),字施德,是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监元年(502年)立为太子,卒年31岁,谥昭明,史称“昭明太子”。他英年早逝,使后人甚为痛惜。

    在招隐寺往西的山腰上,有昭明太子的读书台和编辑文选的“编辑部”——增华阁。萧统不是因为他是太子而声明远播,是因为他编辑了那部《昭明文选》。由此可见,当多大的官,也许能给后人留下美名,或是骂名,而只有能够展示这个人的才华学识的是那一部或几部著作,才能青史留名啊。

     昭明太子为《文选》亲撰长序。然而,他也因心身憔悴,书成不久双目失明,病逝在建康。

   《文选》选择的方法和对文章的认识,与现代人对文学作品的看法,还是有很大差距的。主要是对作品的思想意义,即内容透视不够,而即使重视作品的形式上,也仅仅是辞藻、对偶和声律等方面。尽管如此,《文选》对于后人研究这7、800年的文学发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唐宋年代,年轻举子,都十分重视对《文选》的攻读。   

   “读书台”、“增华阁”历经兴废,尽管现存的建筑是建于清末民初的,后又几经全面修缮,读书台塑有昭明太子坐像,它给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思,使后人似乎见到了1400多年前,昭明太子带领众多著名学士在此纵论天下文章的情景,似乎见到了《文选》使南朝“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的景象。昭明太子在此选文、攻书、撰写文章之年,当是20岁(公元520年)开始,他要臣属幕僚,将宫女、御乐全部遣回建康。有人疏谏反对,他说:“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仅留下八个太监,后称“八公” 陪同,长年在此攻读。由此向东南一里处,有“八公洞”就是“八公” 梵修之处。清·王士祯有《昭明读书台》诗:“王孙读书处,梵宇自萧森。无复维摩室,空余双树林。荒台梁竭尽,夕景楚江阴。古像悲犹在,风流不可寻。”如今我们适逢太平盛世,到古人读书、写作的地方敬谒昭明太子,正如宋·文天祥《正气歌》中的一句名句:“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即是说:在微风吹拂的屋檐下,古人的精神与我们互相辉映。我们担负着前人从未开辟的伟大事业重任的一代人,怎么能不好好读点书呢!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韶华楼 <wbr>→ <wbr>读书台【1月28日阴天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