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进入伯先公园右侧的小屋,童年时是一家照相馆

题图二:在伯先公园照相馆拍摄的人生第一幅照片

题图之二乃我的《英语人生》中的一幅插图,三兄弟儿时的照片,拍摄于伯先公园照相馆。当时,母亲带我们三人去拍照的过程,至今我记忆极为清晰哦。这是我人生的第一幅照片。【注:带着银项圈哩,别人送的,家里是买不起的。】
此照片的下方有文字说明:1951年端午节三兄弟摄于伯先公园照相馆。父亲一人在上海,夜半醒来,常看这张照片,以解思念之苦。
右一是我。此照片一直为家人之谈笑之资,说我“不老实”,证据是:在拍照时,一双眼睛都没有朝前看,咋的在斜视?
其实,第一次进入照相馆,那么多灯光,那么多的美丽背景,还有那神奇的照相机,等等,让幼小的我看花了眼,咋能不走眼呢?
由于我们三兄弟长得大头大脑,像萝卜头。因此,寿康里众邻居叫我们三兄弟:大萝卜,二萝卜,三萝卜。
一位邻居家的老者常说:不要小看三个萝卜头,将来出息大呐,看他们的长相就晓得了。
伯先公园的照相馆早已不复存在,但是,在此第一次拍照的记忆却永远也抹不去。
伯先公园处处有记忆。比如:下图中那光滑的青石石板,上面有着明晰的印痕,那印痕从何而来?这倾斜的石板就是我们儿时的“滑梯”,一遍遍地从上面滑下了,简直是最开心的游戏了。
每每走过这里,我都要向右侧小屋投去深情一撇:一生拍照数不清,但始于此呀。
每每走过这里,我都要向这光溜溜的青石板投去深情一撇:你变得如此光滑,也有我童年的的一份功劳哟!
每每进入伯先公园,我就走不快了,这里驻足,那儿留步,这里念旧,那儿怀旧。从赵伯先铜像到池边的假山石,从大门外的倾斜的平地到公园对门的陋屋,从一草一木到郁郁葱葱的山坡......。
2014年1月7日下午从金山来到伯先公园,已经是下午4点半之后,天色将暗,游人散尽,在水池边勾留良久,呆思呆想,就无暇登高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