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西湖天下景”原来躲在这里啊!

题图二:在此留影,亦为夙愿

一人独游,随心所欲,步履更闲。在“孤山”二字前反复留影,此后,拾级而登,到平地,东行,沿石级下,双目忽然一亮。发现一个眼熟的亭子,上面有“西湖天下景”五个字。
多年来,一直想见一见此景,却苦寻不到。今日不期而遇。此亭乃西湖名亭之一,尤其是亭柱上的名联:
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今日驻足细赏良久,久久不愿离去。
此联为黄文中自撰联并书写的对联。黄文中(1890年—1946年),民国初年,自费留学日本,获政治经济学士学位,并加入同盟会。学成回国,任甘肃省教育厅科长,并在各大、中学校兼课。“九·一八”事变后,他自任甘肃民众代表,发表救亡言论。此后他寓居西湖“俞楼”,借诗抒发忧国之情,发报国之志,西湖上许多名胜处,留下他的题咏联语。
此联抓住西湖风景“明秀”的特点,抓住西湖气候时晴时阴时雨时雾千变万化的特点,抓住阴晴雨雾中西湖景色幻化无穷的特点,用叠字的形式写成对联,而给人以极美的艺术享受,让读联者在想像中欣赏品味西湖不可穷尽之美。
此联的奇特还在于,它还可以作不同之解读。
此联一般人认为是叠字联,但不叠,此联变成了“山水处明秀;晴雨时好奇”,仍通。
此外,还可通过联中停顿,突出“秀”“奇”。即读成:“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还可以把上下联各分作三句读,对联便成:“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停顿不同,味道和意境自然有异。
还可以倒着读,倒读,对联便是“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奇奇好好时时雨雨晴晴”。
还有人认为它可理解为对联的“踩花格”;即可如脚踩花步,循环反复。如用“踩花格”去理解,此联便读成:“水处明,山处秀,水山处处明秀;晴时好,雨时奇,晴雨时时好奇”。让人读出“词”的韵味了。奇怪!
此联显然借鉴了苏轼咏西湖诗的意境和构思。苏轼诗曰:“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但黄文中亦有自己的艺术创造。
他的字也写得好,楷书,端庄而沉静。
黄文中,真才子也,奇才怪才也!
今日选择走孤山之阳,正确,就正确在此哟!此乃一,接着还会有二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