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校士馆 → 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2014-11-11 16:09:44)
标签:

旅游

文化

校士馆到冯俞宅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孙中山的观点,让我双目一亮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题图二:从校士观 → 冯俞宅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考棚)为啥修建于慈城呢?原来,慈城在乡试,尤其是明清两代的乡试中,全国闻名,值得显耀。因为古慈溪的历史上有过向敏中、袁炜等宰相级的人物5人,有冯岳、张九德等尚书级的人物10人,还有杨文元、桂彦良、姜宸英等学者性的高官多人。在中国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上,能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的人物仅18人而已,而慈城的杨守勤能连得会、状两元,可谓与三元文星擦肩而过(乡试第二名)。

    在校士观,还得知孙中山先生的一句名言: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见题图之一照】

    鼎盛于明清的考试制度,为社会选拔人才,为社会的安定祥和,为整个社会营造读书气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带着满脑子的蜡像形象,带着满脑子的思考,走入僻静清洁的街道,两三个拐弯,来到下一个参观点 → 冯俞宅。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校士馆 <wbr>→ <wbr>冯俞宅【11月11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