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留影校士馆
题图二:考生冥思苦想,绝对逼真
离开慈湖,便步行去校士观。
校士馆是慈城最值得一看的景点之一。2008年5月15日曾经与女儿来过此地。今日重看,仍有新意。
校士馆,民众称之为“考棚”。考棚历来是福禄之星的孕育之地,一场考试平步青云,多少人为之呕心沥血。
校士馆曾经是古慈溪县的骄傲,也是慈城历史上人才辈出的生发之地。5个状元、3个驸马、519名进士、1000多名举人等,士学名人正是从这里开始,仕途的前程也正是从这里考进第一步。 慈城校士馆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文化的缩影,折射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全景,为我们及后代了解古代科举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场所。
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慈城当地乡贤郑廷荣父子慷慨捐银24000两建造校士馆,后被毁。现存的校士馆是按照慈城县志上校士馆图样重建的。它坐北朝南,占地面积近8000平方米,整组建筑为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分别为大门、仪门、大堂、二堂、挑试所;左右轴线上对称地建有文场、公祠等,采用传统工艺的明清建筑风格。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