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游苏州,主要是游览苏州园林,马不停蹄,购票不停,且价格不菲。几乎每个苏州园林皆有免费的讲解员,或曰“导游”,是否是“高门票”的一种补偿?
题记二
游了苏州的几个园林,深感:讲解员,乃园林之一道风景也。
-------------------------------
2014年9月2日
- 4日三日姑苏游。
在我的旅游版图上,显然重杭轻苏。为啥?
原因:
一、杭州有了西湖,景致有浩然之气,这一点苏州没有;
二、游苏州,进一次园林,摸一次口袋,此次闲住苏州三日,虎丘80元/狮子林40元/
网师园40元/沧浪亭20元/艺圃20元/环秀山庄15元/怡园15元。最贵的要算拙政园了,门票90元。(注:60-70岁半票,70岁以上免票)。
9月2日中午到苏州,下午即去虎丘,自1966年以来,已经来此六次。熟门熟路了,仍然游兴不减。毕竟是吴中第一胜景,毕竟苏东坡有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从网上得知:进入虎丘最后一扇大门,右侧有小屋,在这里可以请到讲解员,一路导游,一路讲解,且是免费的。
果然,进入小屋,就见到墙上的免费讲解服务时刻表。讲解员是清一色的女孩。下午14点30分就有一个班次,而我到达此小屋的时间是下午下午14点27分。
所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此刻,小屋内,除了讲解员之外,只有我一个游客。是否为一位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正犹豫间,只见一位讲解员已经在做出发的准备。

--
我姓胡,叫我小胡好了。
接着,就跟着小胡出发,始上斜坡。
--
这里左右各有一位泥塑菩萨,可不是四大金刚,猜猜看,他们是将军,什么将军?(来到山门,讲解员问)
--
不知道。
--
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哼哈二将。哼哈二将,是明代小说《封神演义》作者根据佛教守护寺庙的两位门神,附会而成的两员神将。形象威武凶猛,一名郑伦,能鼻哼白气制敌;一名陈奇,能口哈黄气擒将。......。
--
哦,原来如此。(我轻声一叹)
--
哪一位是哼将?哪一位是哈将?我就不说了,你们能根据他们的口型自然而然猜出来。
--
这位嘴巴张开大一点的是哈将!(在侧的一位小帅哥答道)
--
对,真聪明。(讲解员表扬)
帅哥是经不起美女的表扬的,小帅哥手舞足蹈起来。此时,几位散客聚拢过来,随讲解员上坡。闲聊之下,得知小帅哥来自东北,身边两位是其父母。
--
咋的大老远的到苏州来旅游?(我问)
--
儿子考取了上海理工大学。我和他妈妈送他到上海来,报到还有两日,先到苏州来玩玩。(帅哥他爸解释说,口吻相当自豪)
--
爸妈,我们就跟这位导游走吧。长知识。(小帅哥说)
--
好啊,要付钱吗?(帅哥母亲问)
--
不要钱,欢迎你们!(讲解员答)
--
是啊,还要什么钱,我们三个人光门票就付了240元,好贵啊。(帅哥老爸说,口吻心疼)
讲解员小胡,讲解生动,且擅长启发式,而非填鸭式的“我讲你听”。
等我们走过憨憨泉、试剑石、石桃和真娘墓,就来到了著名的千人石。这里地势开阔,与虎丘塔(云岩寺塔)下的开阔地构成了上下之呼应。这一带景点多多,讲解内容丰富。没有想到,讲解员小胡还是一个摄影好手,她为大家拍照留念。
--
我知道什么位置取景最好。(小胡说)
下图即出自小胡之手。

小胡不仅知道哪儿取景为佳,而且摄影姿势也十分协调。你看下图。

“
虎丘剑池”四个大字,是虎丘的一块招牌,也是苏州的一块招牌。在“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前,小胡为我们游客拍照,且讲了“真剑池假虎丘”的故事。在网络上能查到这个故事,但是,在现场听讲,身临其境,心生穿越历史之感。--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
--
请看这四个字,这四个字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颜体素有“蚕头燕尾”之称,造诣极深。当年他写这四个大字之后,经过很多年“虎丘”二个字逐渐断落湮没,到了明代,苏州太守马之骏命令著名的石刻大师章仲玉将虎丘二字进行描摹扑刻,但是后人看来总觉得“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好,那么漂亮,所以有“假虎丘真剑池”之说。(小胡说得有声有色)
--
凭什么说虎丘二字没有剑池二字写得那么漂亮那么好呢?(小胡忽然提问,眼睛扑闪扑闪地朝我们看)
--
我看,“虎丘”虎的一撇和“剑池”剑的一撇,就可看出二字的差距,“剑池”剑的一撇给人感觉非常流畅,而“虎丘”虎的一撇则有明显的斑斑剥剥描下来的感觉。
(东北小帅哥脱口而出)
--
你真行!所以能考进上海的大学哦!(小胡表扬道)
--
哈-哈-哈!(笑声最响的要算的帅哥的爹妈了)

进入“别有洞天”之门,过剑池,盘旋而上,来到虎丘塔,一路故事多多,小胡讲解引人入胜。
--
框景,你们知道吧?是江南园林的艺术之一。(小胡说)
-- 啥叫“框景”?
--
哦,“框景”就是把风景框在一个窗户,或者是一个门洞里。
--
你们看,从这里拍照,就能把虎丘塔框到窗户里去,很美的。(小胡说)
果然,请看下照。
--
你们从这个框景里看虎丘塔,它的最高一层,几次大修都没有动过,所以,塔顶的颜色与塔身不一样。是吗?(小胡一言,把大家的目光引到虎丘塔上)
--
是啊,是不一样。
--
你不说,我们还真的不会注意到哩。
--
这有反过来说明,1000多年之前,虎丘塔建造的水平是很高的呀。(小胡补充道)

近一个小时的讲解结束。见小胡热情大方,游客提出和她合影留念,小胡也欣然同意。
当然,第一个提出要和小胡合影的是可爱的东北帅哥。他还对小胡说了一句出乎我意料的话:讲解员,你也是虎丘的一道风景啊。
--
哈-哈-哈!(众游客爆发一阵笑声)
--
爸妈,你们一起来照吧。(小帅哥招呼其父母)
-- 好。
如此这般,小胡和我们十来个游客一一合影。下照是我和小胡的合影。

在虎丘听讲解员的讲解,其效果非上网查阅资料可比也。
比如,从讲解员那儿,我们得知:山顶之北有一扇小门,从那儿下去,可绕行虎丘山,途中有茶室。还是第一次得知虎丘还有后山小道,还有茶室,可惜的是,我更想重走一遍刚才的景点。硬是忍痛割爱了。
比如,从讲解员那儿,我们得知:下山时不要忘记在五十三参;
比如,游玩虎丘别忘了出了大门左拐,不妨去苏州盆景园参观。
多次到此,却不知五十三参。小胡说:
五十三参位于虎丘白莲池东,五十三级台阶,均由花岗石砌成,高峻而又宽阔。台阶升至第二十七层,铺石加宽,原置香炉供作拜台。这五十三级台阶,取佛经中“五十三参,参参见佛”之意名“五十三参”,又称走砌石和玲珑栈。从下往上攀时,每登一级,均可瞻望到大雄宝殿内安坐的佛像,善男信女可一步一拜,以表虔诚。这也是佛教中的一种祭拜形式。
跟讲解员走一遍以听为主,但这是不够的,讲解员走了之后,我又再次细游独游虎丘,盘桓于云岩寺平地,盘桓于“真剑池假虎丘”之前,盘桓于五十三参,出了虎丘大门,左拐又去了苏州盆景园。没有想到这里的盆景是我迄今为止见到的第二个最佳盆景园(最佳的盆景园是歙县的鲍家花园)。
此次因一路听讲解,充分领略了虎丘之美,味道之好,非昔日之游可比也。以下几幅照片分别为五十三参和苏州盆景园。




后来两日游览狮子林、苏州园林博物馆、沧浪亭和网师园......,也都有讲解员提供免费讲解服务。同样,获益匪浅。但是,并非每一个园林的讲解员都能提供像虎丘小胡那样一流的讲解和服务。比如,在网师园,讲解员行色匆匆,不太耐烦。在殿春簃(见下图),既没有说这个建筑被仿制到美国纽约大都会,也没有说张大千曾经为豢养于此而死于此的一只爱虎捐了一块石碑的事儿。
在我重游时,向一位保安打听才见到了张大千所捐的这块极富意义的石碑(亦见下图)。


【2014年10月21日夜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