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发的博客图文《城隍阁听讲解之趣》中有下列一句:
遗憾的是,下列图中有“南宋大X图”,好像是一种戏剧,但是,讲解员的讲解记不起了。不知看官中有知晓者否?请赐教哦。
两幅相关的照片如下:


昨晚,即收到网友小秋的纸条。纸条称:
老师,这是南宋大傩图,「傩」的含义是借祭神来驱除厉疫。汉代张蘅《东京赋》:「卒岁大傩驱除群厉。」又据记载,举行大傩时,人们戴上各种奇异的面具,持武器鸣法器,作出与鬼神作战的种种舞蹈姿势。此图正是这种风俗的真实写照,反映了人们驱除厉疫的美好愿望。
又是小秋,他已经不止一次为我解难答疑。小秋者,能人也。- 谢谢小秋!
再次上网查询,得如下结果。
傩戏(拼音:nuóxì),也称为傩舞,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江西、四川、贵州、安徽贵池、青阳一带以及湖北西部山区。戴柳木面具的演员扮演传说中的驱除瘟疫的神──傩神,用反复的、大幅度的程式舞蹈动作表演,多在固定的节日演出。极具原始舞蹈风格。电影《千里走单骑》中有关于傩戏的情节。
“傩”的读音比较特殊,读nuó(音同“挪”)。
忽然想到2007年在贵州青岩古镇,曾观赏过傩戏。请看下列照片。
最后一幅拍摄于600年的石屋之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