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观荷之乐,不在数量,不在品种,而在“以人之逸,观荷之娇”,而在盆荷与湖荷之兼得,而在观荷环境之优雅也。
题记二
杭州观荷:曲院风荷最盛名;郭庄最秀气;孤山公园西泠桥边最壮观;北山路最古典。窃以为,观荷佳绝处,毕竟在郭庄。
------------------------------------------------------
2014年夏天,杭州个旅游咨询点免费发放的观荷旅游指南叫《隐西湖》,其中第5页推荐了四个观荷胜地。分别是:
最盛名曲院风荷;最秀气郭庄;最壮观孤山公园西泠桥边;最古典北山路。
每年到杭州观荷,上列四处,乃必去之地。据我数年之观察和感受而言,最佳观观荷处,非郭庄莫属。
开心观荷,理想观荷,有“三要”。
第一,观荷要从容;
所谓观荷,不是站立水边,望一眼夏日的荷花,就算是观荷了。我个人有过多次观荷的体验。比如,受报刊宣传的诱惑,2013年7月9日,来到上海松江的新浜。大片大片的荷花,一眼无边,红白相间,正值盛花期。第一眼确实有点儿震撼,为期数量之多所震撼,为其荷香之浓郁所震撼。
但是,你的观荷地点就是田埂,烈日之下,或行走,或站立于田埂,不消十分钟,审美疲劳随体力疲劳而生。很快,就告别了这一大片一大片的“野荷”。

清代诗人、散文家袁枚写了一篇名游记,题为《峡江寺飞泉亭记》。
文中说:“凡人之情,其目悦,其体不适,势不能久留”。他指出“天台”、“雁荡”、“匡庐”、“青田之石”,这些瀑布未尝不奇,但“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不得从容以观,虽欢易别”。
请问:站立在岸上,暴晒于烈日之下,观荷,不也是入袁枚所言“不得从容以观,虽欢易别”吗?
袁枚笔锋一转,写到了粤东峡江寺瀑布:“惟粤东峡山,高不过里许,而蹬纡曲,古松张覆,骄阳不炙”“登山大半,飞瀑雷震,从空而下。瀑旁有室,即飞泉亭也。纵横丈余,八窗明净,闭窗瀑闻,开窗瀑至。人可坐,可卧,可箕踞,可偃仰,可放笔砚,可瀹茗置饮。以人之逸,待水之劳,取九天银河置几席间作玩”,“于是水声,松声,鸟声,参错并奏”,诗兴大发,“于是吟咏之声,又复大作。天籁人籁,合同而化。”他认为“观瀑之娱,一至于斯,亭之功大矣。”
到底是袁枚,这段文字叙事中含哲理,写景不忘议论。粤东峡江寺瀑布,籍籍无名,之所以在作者眼中胜过“天台”、“雁荡”、“匡庐”、“青田之石”,等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峡江寺瀑布“瀑旁有室”,用现在流行表达,那就是有了一个“观景平台”。众多天下名瀑所以让游人“不得从容以观”,而“虽欢易别”,皆因“游者皆暴日中,踞危崖
”。
烈日之下,仰头观瀑,有何“从容”可言?十分钟的光景,观者自会扫兴而去。
烈日之下,观荷赏叶,又何尝不是如此?
在曲院风荷,在西泠桥边,在北山路上观荷,站立于烈日之下,就无法做到“以人之逸,观荷之娇”。
由此可见,观荷,广而言之,观景,要讲究一个“逸”字。
在郭庄观荷,就能做到“以人之逸,观荷之娇”。郭庄的景苏阁下,内外皆有茶座。尤其是临湖露天茶座,茶桌外就是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荷叶,叶间菡萏怒放,荷花举艳。

歇坐于巨樟浓荫里,一边吃茶,一边放眼身边荷田,看花闻香;时而起身,时而歇坐;或漫步水边,细看湖荷,或进入郭庄内,慢赏盆荷。湖风含香,林间蝉鸣。--
这大概可以称得上袁枚所言的“从容以观”了。
--
人间此乐几回有?

第二,观荷要兼顾。
所谓兼顾,就是要兼顾湖荷和盆荷。
盆荷与湖荷,到底是先有盆荷,还是先有湖荷?
这也许是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无法,也无需弄清。
盆荷者,陆上荷花也。--
这个结论大概没人会反对。
观湖荷,遗憾多多。最典型的要算断桥下,“云水光中”水榭外的那一大片田田的荷花了。特别是伫立于断桥之上,低头观荷,你会觉得真不过瘾,距离太远,只能远观而不能近视!
远观有远观之美,而近视之美非远观不能替代也。当然,借助相机的变焦功能,你能把又远又小的荷花,拉近距离,拍摄成特写镜头。但是,没了肉眼近距离之观荷之乐,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在郭庄,有数十盆盆荷。我来的那一日(8月6日),盆荷的盛花期已过,但是,仍有“残余部队",即便是”残余“,也够我观,够我拍了。
陆上荷花,触手可及,或平视,或俯视,蹲下又可仰视,荷花亭亭玉立,荷叶无穷之碧,和你如此亲近,让你看个爽快,让拍个痛快!

你可以近距离地,居高临下地,尽情地拍摄。

由于可以平视,荷叶与荷花的不同的构图,不同的组合,让你思绪飞扬。
--
这不是躲在叶下好乘凉吗?

--
这不是一叶一朵亦成趣吗?

--
这不是在演绎“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诗情吗?

--
本来荷花展到月底结束,盆荷就要搬走了,想不到今年夏天气温偏低,荷花展延迟到8月10日。所以,你还能看到盆荷。(郭庄的服务员告诉我)
--
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哦。
以下是和郭庄服务员的合影。

第三,观荷要环境。
上海松江新浜之荷,“野荷”也。四周除了农田还是农田,除了农舍还是农舍。
郭庄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典型的江南园林,被陈从周先生形容为“如古画之重裱”的私家园林哦。
放眼望去,近处是田田的荷叶,举艳的荷花,远处,隔了一片西湖水域,横亘着的,便是那赫赫有名的苏堤。

湖面静悄悄,偶有游船划过,此刻,你便领受“欸乃一声山水绿”的诗情画意了。

走入景苏阁下月门,反观西湖,月门正对着苏堤锁澜桥的园洞,“洞洞相扣”,用心良苦,两洞相扣,在时空上造成美的错觉 --
眼前的水域,乃是苏堤,不都成了郭庄之一部了吗?当年的庄主的审美情趣及审美创意至今让人深深佩服。
看得入神,一位杭州帅哥从身边过,问我看什么发呆了。
我告诉他“洞洞相扣”的绝境。
--
绝了!真的,这才叫玩,才叫玩出味道!(帅哥惊叹)
--
你怎么发现这个美的?(帅哥又追问)
--
不经意间哦。(我答)
-- 赞,妙绝!

8月6日,此帅哥从拱宸桥过来,在郭庄也独自吃茶观荷,待了一日。我们时有交流,有点儿熟了,他还给我拍摄了一幅“赤膊上阵”照,以荷花,水域和苏堤为背景。--
留下盛夏观荷的纪念。冬日视之,别有一份情趣吧!

以上仅仅是景苏阁下露天茶座的环境,进入郭庄内,游人会大呼:别有洞天哟!
-- 两宜轩,有了夏荷的衬托,更加多娇。

--
一镜天开水池中的睡莲,欲与菡萏试比美。

--
水面上的王莲,让岸上的盆荷显得娇小玲珑起来。

如此这般,郭庄是否堪称杭州最佳观荷地。
如此这般,我在盛夏的郭庄,度过了观荷的神仙一日。
惬意写在脸上,笑意发自内心。-- 帅哥为我在景苏阁下留影一幅。

【2014年8月12日午休之余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