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山西的乔家大院和杭州的郭庄,皆文化大院也,但细细想来,区别不小。
题记二:
乔家大院的文化,乃发家致富的励志文化,励精图治的持家文化,公平戒欺的晋商文化。-- 事业中人,来此浸淫一番,必兴大有裨益之叹。
杭州郭庄的文化,乃享受生活的艺术文化,巧夺天工的园林文化,乘风邀月的诗意文化。--
卸磨后人,来此休闲一日,必有延年益寿之功。
---------------------------------------------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全省现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它们大都集中在晋中的祁县、平遥、太谷、介休一带,这些深宅大院不仅是当时富商大贾的宅第,也是显赫一时的晋商的历史见证。乔家大院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乔家大院位于祁县东观镇乔家堡村,距太原54公里,乘车大约一小时就可以到达。乔家大院是一所民居建筑,是我国保存下来的最完整的一座民居建筑。占地8725㎡,建筑面积3870㎡,共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2014年5月14日,终于如愿进入声名显赫的乔家大院 --
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院内房屋设计的十分完美,错落有致,体现了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人们常说“皇家有故宫,民家看乔家”。
穿行于院落与院落之间,抬头看彩绘,低头看砖雕,还要静听导游的讲解,还要举起相机不停拍摄。 -- 蛮忙的。
乔家大院,你应该有一个后花园吧?
正自问,一个拐弯,见一扇门上有牌匾,上书“钟灵毓秀”。 这应该就是后花园吧?

大步跨入,双目为之一亮。小桥流水,楼台亭阁,一应俱全。一个有江南园林风格的小庭院。

一个满族打扮的小姑娘正在拱桥上留影。我抱起头戴大红花的小姑娘,由其父亲为我们留影一幅。

眼前才一亮,细看之后,心中却一沉。
为啥?后花园的面积不大,几乎无法在内“周游”。从江南园林的视角审视,再联想到刚才大门上的题词,觉得此后花园实在缺了一点“灵秀”之气。
也许当年的这个后花园是乔家的一块乐土。饭后茶余,在此散步闲聊,月明风清,在此品茶赏月;是对乔家忙碌生活的一种极好补偿吧。
小孩的父亲是东北人。我抱着她的女儿,聊了两句。
--
哪儿来的?
--
上海。
--
哦,你们江南的园林才叫园林。乔家的这个花园咋能跟江南园林比哦?
闪电般,他的一言,很自然的,让我想起了杭州的郭庄。
步入小亭,歇坐,思绪始飞扬。
真巧啊!杭州的郭庄跟山西有缘啊。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杭州的绸商宋端甫在西湖边置地建屋,始称宋庄,民国时,卖给山西汾阳的郭士林,改称”郭庄“,它还有一个别名,叫“汾阳别墅”。
歇坐小亭,开始捋捋自己进入参观乔家大院的思绪。其实,进院伊始,即被乔家大院的文化所吸引。
大门正对面的一个“百寿图”照壁,它由一百个寿字构成的,在百寿图的两边有一幅对联“损人欲以覆天理,续道德而能文章”这是当时左宗棠写的,他体现了主人淡泊心志,百寿图的上方有“履和”二字,此二字来自“端详步履由中道,怡然胸襟养太和”一句,体现了乔家主人的中庸思想。

大门上有一副对联“子孙贤,族将大;兄弟睦,家之肥”,可以看出乔家主人的最高追求,就是人丁兴旺,家庭和睦。这既是致富的前提,又是富贵的归宿。
在一幅楹联前,一位团友让我断句,并做解释: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我断句如下:
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品高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我的解释是:读书即便没有获取功名,也可以让人品变得高雅;修养德行别期望有什么回报,自然会一生睡觉安稳,心安理得。
团友闻之,皆聚拢过来,让我再讲一遍。
--
好了,不能再多说啦。你们把我当导游了。(我笑答并婉拒)
游览至此,我便生一念:乔家大院威严高大,富丽堂皇。徜徉其间,既会让人得到美的享受,又会使人增长许多知识。不愧是一座我国清代北方民居建筑独特风格的建筑群落。“皇家看故宫,民宅数乔家”,这赞誉一点都不为过。
说到底,在我眼里的乔家大院乃一所文化气息浓郁的大院。
杭州的郭庄,我一生最爱的一座私宅,一座大院,亦一所文化气息浓郁的大院。
郭庄总体平面呈矩形,占地面积仅9788平方米,水面占30%左右。建筑总面积1629平方米,分“静必居”、“一镜天开”两景区,中间有”两宜轩”相隔,布局典雅,别具情趣。

郭庄有“景苏阁”,是一幢两层建筑,楼上陈列着文房四宝,是当年主人咏诗作画的地方,楼下曾是主人下棋弹琴场所。矮墙月门前分别题曰:“枕湖”、“摩月”。月门正对着苏堤的的第三座桥
- 压堤桥。月门之“洞”正对着压堤桥之桥洞。-- 这是我在郭庄的偶然发现。
景苏阁月门外,有一绝佳的平台,平台傍水而筑,乃露天茶室也。平台亲水,没有护栏,每年夏日,平台外那一大片高高低低的荷叶,风姿绰约的荷花就成了露天茶室的“绿色护栏”哦。外面就是西湖,再外面就是苏堤。平台有几株百年巨杉,这是露天茶座的巨伞。如逢雨天,亦不必迁入室内,平台上有巨伞为你挡风遮雨。平台面积不大,置放七八张茶桌,绰绰有余。
就建筑艺术而言,景苏阁月门之“洞”与苏堤压堤桥之桥洞,两环相扣,是郭庄的杰作。洞洞相扣,好似形成一条“中轴”,好像苏堤也成了郭庄之一部,好似......。此“借景”,堪称江南园林的巅峰之作。

郭庄正厅上悬匾额“香雪分春”,后堂有的一幅楹联,“红杏领春风,愿不速客来醉千日;绿杨足烟水,在小新堤上第三桥”,游人至此,无不为这高雅意境所陶醉。
相同的是,两家“大院”,皆可称文化大院。但其文化的实质又有所异。
异在哪儿?
乔家大院的文化,乃发家致富的励志文化,励精图治的治家文化,公平戒欺的晋商文化;
乔家大院的文化让我们想到:晋商富贾,没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和治家方略,是不可能成就当年辉煌,并打破“富不过三代”之魔咒。作为今天有志有一番作为的仁人,仔细体味乔家当年的种种文化,应有所感怀。--
事业中人,来此浸淫一番,必生大有裨益之叹。

杭州郭庄的文化,乃享受人生的休闲文化,巧夺天工的园林文化,乘风邀月的诗意文化;
郭庄的文化让我们想到:文化人,抑或一般人,都需要山水林木的滋养,乔木竹林之下,杏花疏影之中,看朝晖暮霭,观秋水春波,人才活得怡然,活得有滋味。--
卸磨后人,来此休闲一日,必有延年益寿之功。

【2014年6月10日午休之余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