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走下菩萨顶的108级石阶
题图二:转经筒祈福(藏传佛教之习俗也)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大部在五台县境内,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00公里。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最高点主峰北台叶门峰顶,海拔3058米。因夏无炎暑,故亦称清凉山。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上多佛寺,是国中佛教圣地四大名山之一,乃文殊菩萨的道场。隋唐全盛时期寺庙曾达360余所,现存49所。主要有南禅寺、佛光寺、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殊像寺等。相传早在东汉年间,五台山就开始佛寺建筑,隋唐时已成为我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与普陀山、九华山、峨眉山合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族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之美:那么佛教的基本教义到底是什么,四圣谛《四真理》:苦、集、灭、道,现实世界中充满了痛苦,佛主认为人生有八苦,肉体遭受的四种苦:生、老、病、死,精神遭受的苦:怨憎、求不得、爱别离,对自己永恒追求而得不到产生的苦:五阴盛苦。
造成痛苦的原因是渴爱,有了渴爱就会有种种欲望,可现实是这些欲望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因而就有了痛苦。当你知道痛后痛彻心扉之后大家就认识到要消除渴爱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消灭了渴爱所带来的痛苦后,人就会摆脱轮回生死达到涅槃的状态,每个人和每个人思维方式不同自我调节不同但佛主总结了“八正道”:正见、正语、正命、正行、正业、正念、正思、正精进、正定,以方便众生找到解脱之道。而产生苦的来源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这是人体及心理现象构成问题的认识,就如“有的人需要的不多但想要的太多而想要的不是真正需要的”,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但是很好的诠释了在南瞻部洲娑婆世界的众生都在为这为那去最求即使知道自己错也不愿意承认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然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具体到每件事都有其特性但每件事都会有其生成原因,在相当的一段时间或相当的一个空间无大的变化,在这段时间过后就会产生不稳定因素就像量到质的过程,最后事物已经毁灭形体不存在,就会产生“无常”而“无我”就是在告诫众生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远存在,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是不有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然而世人的无知错把“无常”“无我”的东西当成有有常有我的东西来追求这样就会产生痛苦认为事事不如意不是安照自己想要的去发展!其实在适当的情况下要善于发现真善美丑恶本性的东西。这就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万物都有缘起才会有《五蕴》要正确认识避免借助《四谛》摆脱《无常、无我》。就像佛主创法一样从现实到理想到幻想最后还是回到了现实。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