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迄今为止最美味的一条西湖醋鱼

题图二:吃到光盘

杭州被称为“休闲之都”,除了绮丽的山水,还有杭州的美食。
根据我的观察,最近10年,杭州在悄然无声地进行了一场餐饮革命。杭州的两家饭店也许可以认为是这场革命的引领者。一家是“外婆家”,另一家就是“新白鹿”,革命的核心内容六个字:高品质,低菜价。
-- 这么好吃,又这么便宜!
在这样的感叹声中,生意日隆,后来开了一爿又一爿的连锁店,甚至开到了上海北京等地,但依旧需要排队叫号。我在杭州的新白鹿一次排队,长达一个半小时之久。
如此这般,杭州的餐饮业纷纷效仿。在薄利多销中盈利,在口口相传中壮大。
2014年4月9日,乃杭州四日闲住之第三日,一早到郭庄,午后又到浴鹄湾、慧因高丽寺、于谦祠、乌龟潭。一圈走下来,夕阳已经西沉。始感饥肠辘辘。
咋会饥肠辘辘?此非虚言。到杭州闲住,意在修身养性,非常注意一日三餐的调养。说是闲住,其实不闲。早出晚归,走马看花,而又马不停蹄。早餐,五洋客栈的自助餐,在景点的午餐,往往删繁就简。
4月9日的午餐。在郭庄面湖的茶座解决。-- 两只馒头,两只水煮蛋,一只大苹果。
在杭州的一日三餐,必须有丰有俭,如此,人体才更有活力。如果三餐都吃到撑不下去为止,必出毛病。所谓“病从口入”也。你看行走于街市的大腹便便者,多么让人心生恻隐哦。
在杭州如此,居家亦然。
据说,动物园里的老虎每周有“饥饿一日”,若是每日皆撑饱,老虎会变成懒虎,甚至其性欲也会下降,直至性欲消失。
言归正传。从乌龟潭到杨公堤,上了52路公交。车不挤,但无空座,一位美女见我立马起立,让座与我。说实话,在杭州上公交的让座率高于上海。
举起相机拍了一幅照片,让座的美女即站在旁边。

此时,饥饿感再次袭来。于是考虑:到湖滨下车,进那一爿饭店。新白鹿?知味观?外婆家?速可多?
正在此时,滚滚,一位网友,从上海发来短信如下:
老师找到回去的路了吗?若是在湖滨,延安路的杭州酒家也可尝试一下,就在知味观旁边一个街区。
刚才在乌龟潭,曾经给滚滚发了一个短信,询问从乌龟潭到杨公堤的路线。
见此短信,马上回复:
正在52路上回湖滨。及时雨短信!晚餐就去杭州酒家。
你说此短信是否可称“及时雨”?
1967年2月,文革高潮时。正流行步行串联。我们三兄弟从上海出发,花费四日,步行到杭州。在杭州住了十来天。当时,杭州的一位“小舅舅”请我们在杭州酒家吃饭。
清清楚楚,我还记得,小舅舅花费人民币15元,上了一桌菜。从叫花鸡到炸响铃,从西湖醋鱼到龙井虾仁,还有西湖莼菜汤,等等。这是我一生中第一次入如此上档次的宴席,第一次尝到经典杭帮菜。
15元?搞错了吧? -- 没错,须知当时小舅舅的月薪只有45元。
52路公交车在延安路的车站,马路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知味观”,根据滚滚的指点,南行一个街区,在拐角上,就是杭州酒家哉。
卸磨之后,数十次到杭州闲住,咋的就没有找到杭州酒家,进入去吃一顿怀旧饭呢?
在进入杭州酒家之前,先举起相机拍照一幅。

细看照片,才找出了缘由。
你看,杭州酒家的店名高高在上,从其大门过,也不会觉得这是一爿饭店啊。
进入酒店,被请上二楼用餐。
递上菜单,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由于腹中空空,也来不及慢看细阅。
此时,我的思路变得非常清晰。既然是百年老店,其杭州的名菜一定功夫到家。
-- 东坡肉、西湖醋鱼、马兰头。
点菜完毕,服务员是个小帅哥。
-- 肚子饿了,上菜快一点。(我要求)
-- 好的,我给你加快。(小帅哥答,很爽)
果然,东坡肉端上,开了“千岛湖”,便开吃。

果然,满口肉香,油滋滋,香喷喷。去年在杭帮菜博物馆的饭店吃了一块东坡肉,原以为那是吃到的杭州最佳东坡肉。今日嚼之,味蕾受到的刺激似乎更令我兴奋哦。
接着,端上马兰头。刀功到家,切得很细,拌入的香干香味十足,这是一道江南时鲜菜哦。

嚼一嚼东坡肉,再吃一吃马兰头,味觉的更换,让彼此的味道在口中得以充分的演绎。美极了。
今晚点了西湖醋鱼,曾有过犹豫。
犹豫啥?凡是读过我的博客的朋友,都知道我在博客里“骂过”楼外楼吃的西湖醋鱼 -
那儿端上来的醋鱼,淋上去的汤汁是热的,而鱼却是冷冰冰的。这醋鱼咋吃呢?
我将此事告诉我的一位朋友。他教我如何制作醋鱼。我后来又有改进,用鲈鱼烧醋鱼。全家吃了开心,吃了叫好。因此,西湖醋鱼(鲈鱼)成了我们家餐桌上的一道家常菜肴。
曾经暗暗下决定,日后到杭州就不再点“西湖醋鱼”了。
小帅哥端上西湖醋鱼。
-- 请慢用。(小帅哥客气说)
-- 您吃得完吗?(临走时,还问了一句)
确实,这条醋鱼的"个头"真大。首先,醋鱼的“色”,上海人叫做“卖相”就非常好。

开始下箸,一块入口,顿觉酸甜适中,浓稠适当,热乎乎的,鱼肉特嫩,毫无河泥的腥味,只有鱼香味儿。
比起自家用鲈鱼烧制的西湖醋鱼来,其味道似乎更正宗,鱼肉更入味,真享受也。-- 到底是百年老店的招牌菜哦。
-- 老先生,慢点吃。
小帅哥见我转眼之间,吃完了半条醋鱼,劝我一句。
-- 来,来,来,再加一个菜。
-- 啥菜?
-- 臭豆腐蒸霉菜梗。在新白鹿叫“臭味相投”。
-- 好,好。老先生胃口真好啊。
转眼, 臭豆腐蒸霉菜梗端了上来。
一看其“色”,便正中下怀。

哎,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可以追根溯源到其祖上哦。父亲是宁波人,母亲是绍兴人。小时候,家穷,母亲到野外搞野苋菜,归来亲手做的霉菜梗。霉菜梗
- 曾经是我们的美味佳肴!
--
买单!
回眸一看,酒店生意好,座无虚席。

小帅哥疾步过来。很快递上对账单如下。

没有想到,这么便宜,如此美味。
-- 真是良心好食材,百年老味道。(我读了一边对账单上的广告语)
-- 希望你再来!(帅哥很亲切地说)
走到洗手间,门外的一辆自行车让我生奇,一看原来架着一个洗手的脸盆哩。 - 别致。

刚过七点,走出杭州酒家。三公园的音乐喷泉正在等待着我哩。
日后来杭州,又要搬家了,住到湖滨。为啥?因为有杭州酒家呀。

【4月27日下午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