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忆旧】【28】:给一位编外生的邮件【4月24日夜】
(2014-04-24 20:03:35)
标签:
给编外生的邮件 |
分类: 春夜忆旧 |
XXX,你好!
花费两个多小时,将你的译文读了一遍,做了改译,还提供了“小析”。现在发你,请你细读。
总体印象,你译得非常认真,功底不错。
主要问题是:
1/ 逻辑思维尚不够缜密;翻译,犹如步入迷魂阵,有时会让人不知所云,而平时讲话或是写作却不会如此;
2/ 对原文的美的认识不足,因此,就没能在译文中考虑如何挽留或是创造出一种美来;最典型的,就是But people are oblivious of the creeping advance of technology into their lives.其中的creeping,美极,你却置之不顾,我作了尝试,仍有遗憾,但是,多少想挽留原词之美;
3/ 翻译最难是口吻。美的口吻,时遭你的漠视甚至破坏。如Children may develop certain linguistic skills from the robotic toy, but…,其中的情态动词,你置之不顾了。
4/ 思维缺乏发散,译笔拘谨。如你的译文:
就像一个繁忙的机场上空,飞机悬停在空中等待降落一样,新产品被频繁地搁浅,而市场却被掏空了最后一件“最新”产品。
我的改译:
就像在一个繁忙机场上空盘旋的飞机等待降落一样,新产品经常难以“落地”,而市场只能望“新”兴叹。
5/ 不应有的漏译甚多。
6/ 汉语表达,美不足也。如:
F.一切将被记录 ~
我之改译“F.无所不录”。
以上意见,也许有点苛求,但是,我对我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就是如此要求的,不仅要懂理论,而且拿起译笔就能翻译,听说读写译皆行,中文英文俱佳。
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学习翻译的博士,或者硕士,理应有此能力。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甚至一些教授或是博导,也轻视这种实践能力。他们认为,这仅仅是雕虫小技,他们拜服的,追求的,多是远离文本的艰涩的所谓理论。
我之改译肯定非perfect,其中问题,请你指出。谢谢。
2005年8月19日星期五下午在浦东新居
花费两个多小时,将你的译文读了一遍,做了改译,还提供了“小析”。现在发你,请你细读。
总体印象,你译得非常认真,功底不错。
主要问题是:
1/ 逻辑思维尚不够缜密;翻译,犹如步入迷魂阵,有时会让人不知所云,而平时讲话或是写作却不会如此;
2/ 对原文的美的认识不足,因此,就没能在译文中考虑如何挽留或是创造出一种美来;最典型的,就是But people are oblivious of the creeping advance of technology into their lives.其中的creeping,美极,你却置之不顾,我作了尝试,仍有遗憾,但是,多少想挽留原词之美;
3/ 翻译最难是口吻。美的口吻,时遭你的漠视甚至破坏。如Children may develop certain linguistic skills from the robotic toy, but…,其中的情态动词,你置之不顾了。
4/ 思维缺乏发散,译笔拘谨。如你的译文:
就像一个繁忙的机场上空,飞机悬停在空中等待降落一样,新产品被频繁地搁浅,而市场却被掏空了最后一件“最新”产品。
我的改译:
就像在一个繁忙机场上空盘旋的飞机等待降落一样,新产品经常难以“落地”,而市场只能望“新”兴叹。
5/ 不应有的漏译甚多。
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学习翻译的博士,或者硕士,理应有此能力。遗憾的是,在当今社会,甚至一些教授或是博导,也轻视这种实践能力。他们认为,这仅仅是雕虫小技,他们拜服的,追求的,多是远离文本的艰涩的所谓理论。
我之改译肯定非perfect,其中问题,请你指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