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被侵略者的烈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
题记二
与其可怜兮兮,忍辱负重,出巨资,在国际上,购买被强盗抢去的几只兽首,还不如,以我们的国家行为,建造一个圆明新园。--
珠海圆明新园之游,坚定此念。
------------------------------------------
2014年3月12日,广东十日全景游之第六日(3月11日) -- 游览珠海圆明新园。

游程单上如此写道:
早餐后游花巨资打造的圆明新园,我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它以其浓厚的清文化、精致的亭台楼阁并融合古典皇家建筑群,江南古典园林建筑群和西洋建筑群为一体,为游客再显了清朝盛世风华。
行程表叙述不乏动人之处,却难振我的游兴。圆明园作为一段国耻记录,渐行渐远。前两年,浙江的横店,欲以一比一的规模,耗费巨资打造一个新圆明园(全部40个景点)。万事俱备,却被上面叫停。当时,我觉得“叫停”正确。
今日,如果有人建议改变游程,不去圆明新园,我会举双手赞成。
圆明新园,在我心目中,乃“不伦不类”之诠释;
圆明新园,在我心目中,乃“东施效颦”之范儿。
女儿告诉我,她曾飞珠海办事儿,有关单位组织游览圆明新园,她就没有去。
圆明新园,原先门票130元,现在竟然免费 - 又是一瓢冷水!你看,连门票读免了,会好吗?也许已经破败不堪哉。
抱着如此心态,大巴驶到圆明新园大门外。

带着几分慵懒心理,进入圆明新园。
始入大门,就有点儿不相信自己的双目了!咋的,看这雍容华贵的建筑,看这皇家园林的气势,岂不是来到了京城?岂不是来到了颐和园?
--
没想到,造得这么考究!
--
像真的一样!
--
行程表上说,是花费巨资打造的,这可不是假的哟。
我们旅行团,也许是今日第一批游人。你一言,我一语,简直是一步一叹哉。



从导游的嘴里,得知:圆明新园于公元1997年2月2日正式建成并开放,以北京圆明园为原稿,按1:1比例精选圆明园40景中的18景修建而成,投资6亿元人民币,是我国首批4A级景区之一。
圆明新园三面环山,南面平坦开阔,福海湖水域面积8万平方米。

圆明新园集中再现当年北京圆明园皇家园林的宏伟气势,所有建筑景观均按原尺寸仿建。大殿“正大光明”、“九州清晏”、“蓬岛瑶台”、“方壶胜景”组成中轴线为皇家宫殿式建筑群,中轴线西面是“远瀛观”、“大水法”、“海晏堂”等西洋楼景区,环湖有曲院风荷”、“上下天光”、“平湖秋月”、“濂溪乐处”等十余处中国江南园林建筑景观。
导游说,这里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建筑景观,我到觉得,亦是亦非也。即便是江南园林的建筑和布局,但是,已经染上了皇家园林的大气和富丽。

不由地,我索群独游。
惊叹,独自漫步于圆明新园;
细品,意趣盎然于皇家新园。
我打算,绕福海一周,取逆时针方向。
路线是:平湖秋月 -
石舫 - 养心殿 - 宋楼 - 唐宫 - 方壶胜境。走逆时针,那么,最后将到达圆明新园的高潮部分 -
西洋景区,即可以见到十二兽首之地。

沿福海之右侧行,湖中的蓬岛瑶台,没有太阳的照射,隐隐约约。
湖之右侧到底,便是宏伟的建筑群,称之为“方壶胜境”,第一幢大殿便是“哕鸾殿”。
方壶胜境,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基本建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位于涵虚朗鉴的北部,是后代众多学者考证后公认的圆明园中最为宏伟美丽的建筑,是以人们想象中的仙山楼阁为题材而建造的。
哕鸾殿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中后部的九座楼阁中供奉着2000多尊佛像、30余座佛塔,建筑宏伟辉煌,是一处仙山琼阁般著名景观,主题阁楼实为一座寺庙建筑。
途中路过一个充满意境的景区 -- 三潭印月,该景区是圆明园仿建的西湖十景之一。
以前看电影《火烧圆明园》,方壶胜境,留下些许印象哦。
一人独行,走足够的时间细览,有足够的时间细想,有足够的时间慢拍。
方壶胜境,乃圆明园40景之一,且为重要一景。沿福海行,游客稀少,找一个人拍照都不易。过了唐宫,方壶胜境就在眼前。

远观方壶胜境,气势非凡,有层层叠叠的楼宇,依山临水,除了气势外,又多了几分秀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基本建成的方壶胜境,据介绍,其前部的三座重檐大亭,呈“山”字形伸入湖中。
今日所游圆明新园,就局限于哕鸾殿前“山”字形伸入福海三座重檐大亭,大亭内,仅有几位老者在打拳,大亭中央还置放着一只青铜大鼎。
大亭有伸向福海的长廊,尚有画梁雕栋,下有汉白玉的栏杆,虽说格局有江南园林的美,但是,一股皇家气派更添美色,看惯了江南园林的玲珑和灵巧,在此大亭内歇息片刻,便有另类的享受。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亭周边的几株大榕树,一挂一挂的树须从树上垂下,在晨风中微微飘动。壮美与柔美,结合一处,真美绝也。此种美,在北京的颐和园见不到,在江南的园林,比如我之最爱
- 杭州郭庄,也见不到。

时间有限,憾不能入哕鸾殿一睹其内部。
另一遗憾:是珠海人不喜晨练,还是珠海人少?咋的如此胜境,游人与健身者,如此寥寥?
忽然,有人呼我。抬望之间,原来是我们的殷导!
我们团友中绕湖一周的很少,不过,殷导走的是顺时针方向,因此,与我能相会于哕鸾殿前。
殷导小我几岁而已,我们同居一室,知道他酷爱旅游,曾经从阳朔步行到兴坪古镇,见到不凡风景。爱旅游的当导游,是一种幸福,也能做好导游工作。
殷导不同于别的导游,到了景点,他也兴致勃勃,手持相机,到处看景,到处拍照,好像第一次到此一游的游客,询问之下,殷导自己也不知第几次到此一游了。
与殷导交流几句,他主动为我在雄伟的哕鸾殿为背景,拍摄了一幅照片。



临别,还如此再三关照我:
--
千万别错过前面的“西洋楼”哦。方向在左边。
--
一定不错过,谢谢,那儿有著名的十二兽首,现在出高价买回了三个。......。(我答)
当年圆明园的哕鸾殿,乃皇帝的寝宫。回来查了一下字典,这个“哕”字,用在此念huì,哕哕,意为有节奏的铃声。鸾是古时传说中一种雄性的长生鸟。鸾声哕哕,意在何指呢?
遥想当初,黎明,皇帝在圆明园高处的哕鸾殿醒来,日历万机的疲惫已经渐消,放眼俯瞰圆明园里福海绝佳晨景,吊吊嗓子,估计也是声震远近吧。若是发号施令,那四海之内还不都得给翻腾起来?
和殷导在此相会,我心中有底:参观过西洋楼,到大门外集合,不至于迟到哦。因此,步履从容起来。
哕鸾殿,及其前面的临水大亭,乃圆明新园的“高潮”所在。
目送殷导远去,我独自在大亭内外徘徊。并咀嚼哕鸾殿外的楹联:
彩仗丽寅阶星辉云烂珠华凝甲箓气淑年和

应当承认,清代皇家匾额楹联内容之广,数量之大,形式之多,堪称中国匾额楹联的顶峰。这与历朝皇帝的重视,倡导密切相关。
伫立片刻,专心品读,终觉此楹联味道寡淡,虽然辞彩斐然,虚浮之气甚重。
乾隆一生所作的诗大概四万多首,现今存世的有34160首。可惜的是,没有一首精品为后人所传诵。--
汉语,对他们而言,毕竟非母语也。总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
徘徊哕鸾殿前,最吸引我的还是那大亭,那临水的长廊、画梁雕栋;汉白玉栏杆,洁白无暇。茫茫水面的另一端,即中轴线的另一端,则是圆明新园的大门,那儿簇拥着一群建筑,从圆明园殿到九洲清晏殿,从万方安和到平湖秋月。两处的建筑群隔福海而相望,隔福海而呼应。
周边的大榕树,真锦上添花!百看不厌,叶茂须长的大榕树,本身就给人岁月沧桑感,大榕树守望在这些皇家建筑之一侧,气势不凡,却又妩媚多情起来。
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于这样的评价圆明园:“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神往的、如同月宫的城堡一样的建筑,夏宫(指圆明园)就是这样的一座建筑。”
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
在圆明新园,置身如此美景,我更信服雨果之名言。
雨果还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走进圆明园,一个抢了东西,一个放了火。仿佛战争得了胜利便可以从事抢劫了……。在历史的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
在圆明新园,置身如此仙境,我更切齿强盗的罪孽。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这个“万园之园”还在熊熊燃烧之时,奉命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就全部承诺了侵略者的一切条件。不久即分别与英、法、俄诸国交换了《天津条约》文本,签订了《北京条约》。这样,帝国主义列强霸占了中国的九龙半岛和北部的大片领土,勒索去1600万两白银的巨额军费赔款。
离开哕鸾殿,沿着福海逆时针行,这一侧所见时有亮点,景点有“上下天光”、“夹镜鸣琴”和“曲院风荷”,但为了赶看西洋楼,而未能进入细观。不过,我的感觉是,福海此侧之美不及另一侧也。
从哕鸾殿直接来到了西洋楼。

圆明园的西洋楼由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等建筑组成,西洋楼建于乾隆年间,由西方传教士朗士宁、蒋友仁等设计指导,中国匠师建造,建筑形式仿欧洲文艺复兴时间的“巴洛克”风格,但在造园和建筑装饰方面也吸取了我国不少传统手法,例如,这些建筑主体为西洋式。楼顶装饰则采用中国传统的琉璃瓦。
我想: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圆明园中的西洋楼,乃西洋建筑被引入我国的先驱。
我感兴趣的有两件事儿。
其一,能否找到现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中残存的断垣残壁之一部?结果,进入西洋楼就找到了。请看下列两图之比。
其二,是最近被媒体炒作得沸沸扬扬的圆明园兽首回国的事儿。
海晏堂是西洋楼群中的宫殿,殿前有一大型水池,池左右呈八字型排列有十二只兽面人身像,也正是十二生肖属相,它们昼夜依次轮流喷水一个时辰,约二个小时,正午时刻,十二生肖一齐喷水,起计时作用。
西洋建筑中怎么会出现中国传统生肖呢?据记载,原来在西洋传教士设计时,喷水塑像本为西方裸体女郎,乾隆认为裸体像极为不雅,便以十二生肖取而代之,这种精心设计,实在是洋为中用,中西结合的一种杰作。


圆明园的十二兽首,先后已经有青铜猴首、牛首和虎首在香港的拍卖会上已经被中国公司买下,其他九个生肖兽首尚不知其去向。


遗憾的是,今日没见到兽首喷水的景观。
被侵略者的烈火焚毁后的圆明园遗址,是铭刻在中华民族脊梁上的国耻,是每个中国人心头的一口警钟。
……圆明园废墟应该永远是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庄严的凭吊之地。废墟亦美。以“西洋楼”残迹为标志的圆明园废墟,其悲剧美存在巨大魅力也......。
走出西洋楼景区,过一条大道,入一门,顿觉眼熟。
--
哦,这里不就是圆明新园的入口处吗?
一幅接一幅拍照,实在是喜欢这样的富丽堂皇,大气宏伟的建筑。如此建筑,有皇家气派,江南私家建造的园林,相比之下,就显得简朴小巧,就显得更多的江南民居的休闲氛围。


杭州的郭庄,系杭州绸商宋瑞甫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所建私家园林住宅;
苏州的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为太僕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
这些园林私宅,供家人起居休闲而已,有其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价值。何须气派?何须堂皇?
意外的是,珠海的圆明新园,能聚集如此众多的能工巧匠,地理位置,与北京南北呼应,建造出如此精美,如此气派的“皇家园林”,中国从不缺人才!
刚才入园时,弥漫心间的慵懒,以及“既来之则游之”的无奈,早已烟消云散。
惜别之际,我开始反省。浙江横店欲修建一座全新的一比一的圆明新园,被硬生生地“拿下”似乎有点儿可惜了。
与其可怜兮兮,出巨资,在国际上,购买被强盗抢去的几只兽首,还不如,以完美国家的行为,建造一个圆明新园。
横店毕竟地理位置略偏了一点。大胆设想,比如在北京,在上海,划出几千亩土地,耗费它100个亿,或者更多,耗时三五年,或者更多时间,建造一个完美的圆明新园,亦无不可。
盛世兴土木,造园雪国耻,不仅利在当代,而且功在千秋。
思路再放开一点,造园所需之资金,完全可以利用对贪官污吏的被罚的“黑钱”。--
据不完全统计,贪官一年所贪的钱财可以修建三座三峡工程、十座大亚湾核电站、20条京广高速铁路,如此庞大的资金都是进了贪官的腰包和满足花费在一切享受、淫乐之上。
兴师动众,修造圆明新园之举,完全能载入中华史册。
当然,在门前的社会风气之下,从贪官污吏那儿罚来的钱,可能在建造圆明新园的过程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流入了新贪官污吏之腰包。哎,防不胜防啊。
曝光进行时:三峡工程不是养肥了一大批硕鼠吗?
如果,拿了贪官吐出来的钱造圆明新园,也许,圆明新园建成之日,又是一大批新贪官污吏诞生之时。
不是吗?拿人民的钱建造的三峡工程,国人交给三峡工程的钱累计超过5000亿元(当初决定建设三峡工程,国家没有足够的资金,解决的办法就是建立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有媒体估算,从1992年至今,全国人民交给三峡工程的钱超过5000亿元。这个钱是指一般老百姓不知道、被暗藏在电费之中(每度电7厘至1.5分)的向国民征收的一种特别税
-- 三峡建设基金。
狂想至此,不禁噗嗤一笑。
管他呢,走吧,上大巴,去中山故居参观哉。
【2014年3月29日午休之余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