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写信也有先生
题图二:一言道破“衣锦还乡”
被团友“推入”景辉楼之后,立刻发现,这是赤坎之行不得不一游之地哦。
写信先生: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父亲在上海,母亲带了我们三兄弟在镇江。母亲是文盲,大概每隔个把月,就要到邮局一趟。当时的邮局,必有一位写信先生,端坐于一隅,代写书信。母亲口述,先生用毛笔书写,写完再念一遍给母亲听。接着代为将信笺折好,放入信封,再写上地址和父亲的名字,贴上邮票。每次,我要求自己把信投入邮筒。当时的我,非常羡慕写字先生。我想:等我会写字了,就不用麻烦写信先生了。
另外,景辉楼之所见(题图二),让我们想到,赤坎这个侨乡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前,就有“下南洋”的传统。但是,并非下南洋者个个皆能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不少人,甚至没有到达“南洋”,就已葬身鱼腹,有的到了南洋,仍然出不了头。-- 生活是残酷的。
当然, 最成功的下南洋者非林梧桐(马来西亚“云顶”之老板)莫属。
1937年,19岁的林梧桐筹了点路费,只身漂洋过海到达马来西亚的吉隆坡。1965年4月27日,林梧桐成立了云顶高原私人有限公司,并分别向彭亨及雪兰莪州政府申请了4940公顷及1110公顷永久地契土地的申请。 1969年3月31日,云顶第一间酒店正式奠基。国父东姑带去了一个意外的惊喜:政府考虑让云顶开办赌场。于是云顶成为了马来西亚第一,也是唯一的赌场执照拥有者。1971年,林梧桐将云顶有限公司在吉隆坡上市。 1979年,为表彰他对马来西亚国家经济所作的贡献,国王赐封他为爵士。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