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题图一:窄巷子里,牵牵马
题图二:“掏耳朵”- 老成都之民俗文化
放步窄巷子,尤其是第一次,味道之好,非语言可以表达。
就连星巴克,其外墙装饰,也不同于各地,融入了宽窄巷子的文化,你看。生意兴隆,门外树下堆放的圣诞节礼包,略显西方风情哦。
又见盲人“活体雕塑”,看来,从锦里到大邑安仁,再到窄巷子,他们的装束和打扮基本一致,创意不俗,就是生意清淡。老是站着,也蛮辛苦的,况且游客远远地拍照,又不给钱。
隐园,真有大隐隐于市之感。而且门上的对联:“闹市结庐文作脊,窄府宽宴食为缘”既接地气,又颇有些书香气,与“宽窄”之名有隐约的内涵联系。
莱嘉堡黛,是老教会医院西式建筑的冠名,现在应该是茶座咖啡馆吧,行不远,还能喝到“马格鲜酿啤酒”!
当年、康熙爷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将南征的一支千余人的队伍,像撒种子一样撒在这里,使这些八旗子弟将家安在这里。随之而来的是有如京城一般、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四合院式建筑;还有辛亥革命前后来川经商、定居的外国人建设的西洋建筑。中西杂陈渐而形成今天的规模。
走进老巷子,你会发现时间骤然变慢、时空拉长,你的步伐也会随之放慢下来。经过整修的每一幢建筑的复古之风,都会给你带来一种怀旧情愫!当然、这种情感需要一定的生活积淀,与此同时也不排斥年轻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