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2013-11-25 09:16:57)
标签:

一个人的迎客松

分类: 寻踪山水
题记一
    旅游,赏心悦目。景点游客若是超过了理想的饱和度,人挤人,人看人,旅游之乐就大打折扣了。
题记二
      黄山玉屏峰下的迎客松,乃黄山的招牌,它像好客的主人,伸展巨臂,迎接四方游客。谁不想在迎客松前留影一幅呢?由于游客多,在迎客松前留影就得排长队。轮到你拍照,后人催促,保安监管,你的脸部肌肉就自然紧绷了。一个人的迎客松,就有了别样的感受。
----------------------------
    迄今,三上黄山。
    第一次1985年暑假,那时用的是黑白胶卷相机,且持相机者不多,在黄山招牌前,留影一幅如下。


云谷索道:移动的观景绝佳平台!【游记/原创】    
     2007年,二上黄山。迎客松前,几乎人手一只数码相机,排长队留影,轮到我,“黑猫警长”说:快,最多拍两张。后人也嚷“快”,“快快”声中,拍摄了以下照片。回放,笑意僵硬,似含哭痕。欲重拍,你得再排长队。


云谷索道:移动的观景绝佳平台!【游记/原创】    
     今年三上黄山,意在求得从容游山,报名参加10月22日 - 24日的三日游,在山顶过两夜。其中一夜下榻玉屏楼宾馆。宾馆开门见“松”,有了一次与迎客松“朝夕相处”的机会。
      10月23日傍晚,迎客松前人影散去,独自一人来到迎客松前。要请人为我留影,竟然找不到人。后来请迎客松旁小屋的警卫员帮我拍照。
    -- 现在没事,也没人,你要照几张就照几张。(警卫跟我说)
    -- 谢谢。
   于是,左一幅,右一幅,站一幅,坐一幅......。真是过瘾。心底之旧憾大去矣。
   以下照片,即其中一幅。-- 笑意无僵痕,手势亦放开。


云谷索道:移动的观景绝佳平台!【游记/原创】
      
   历书有历书的黄道吉日,每个人都有属于个人的黄道吉日,2013年10月23日 - 我游览黄山之黄道吉日也。
   黎明即起,登丹霞峰观日出;上午游览了开放不久的西海大峡谷;午后,翻山越岭,从黄山后山到前山,过飞来石,过光明顶,过鳌鱼峰,上百步云梯,下午四点半到玉屏楼。望着宾馆外的迎客松,心中一喊:光阴荏苒又六年,别来无恙?
    入房稍事休息,接导游小郑通知:5点半请到迎客松前广场看落日和彩霞。
    晨观日出晚看霞 - 真是一个绝妙的呼应!
    曾多次在杭州西湖看落日和晚霞,以为绝美,今日迎客松前的晚霞,觉得别有一番风景。
    请君对比以下两幅照片。 
  

杭州长桥看晚霞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迎客松前看晚霞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夕阳西沉,晚霞满天。此刻的迎客松在晚霞映照下,宛如抹了胭脂一般,抓紧拍摄了一幅“胭脂红”迎客松。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为了“沾沾光”,我也以胭脂红迎客松为背景,拍摄一幅。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迎客松,白天游客盈门,转眼,门可罗雀哉。
    -- 为啥游客这么少了?玉屏楼宾馆不是客满了吗?
    -- 老先生你不知道,游黄山累啊,都躲在房间里休息,不愿出来看景了。(警卫告诉我)
   一个人的迎客松!求之不得。
    你的注意力的聚焦点,就不仅仅局限于迎客松了,你就不会“排队拍照,拍完走掉”了。此时,你环顾四周,从从容容,细观慢赏,
思维发散,独享静谧,从而领略玉屏峰之美。以前两次到此地,咋的就没有时间环顾,没有时间发呆,没有时间胡思乱想。
     玉屏峰,屏者,黄山之大门之“照壁”也。-- 我想了这个比喻。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明徐霞客游此,赞叹不已:“左天都,右莲花,背倚玉屏楼,两峰秀色,俱手可挽。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伫立迎客松前,你会慨叹:毕竟是旅行家!而且徐霞客的文字表述又是如此精当 - “两峰秀色,俱手可挽”,“黄山绝胜处”等,真是字字珠玑,观景,且咬文嚼字,感官与精神享受俱来。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据说,迎客松的年龄在800 - 1000岁之间。不知何故徐霞客之赞词为啥没有提及“迎客松”。
    玉屏峰的石壁上多摩崖石刻。细览之下,心生遗憾。不少题刻内容泛泛,“切题”不够。假如,将徐霞客的“两峰秀色,俱手可挽”,“黄山绝胜处”等镌刻于这里的岩壁上,岂不锦上添花?
    一个人的迎客松,悄悄然,人生经历的一幕一幕,出现在你的眼前。
    -- 1985年供职台州师专。暑假,临海业余外语学校的校长说,每人可以分得50元的奖金。闻之,我提议:不要分钱了,索性我们一起到黄山旅游一次。于是乎,一行四人,喜滋滋上了黄山。遥想当年的提议,绝对正确。当年不上黄山,这50元花到哪儿去了?那三日干啥事了?- 谁还会记得!
     如今,1985年首上黄山,随时间推移,记忆弥显珍贵,非金钱可买哦。再看看1985年第一次在迎客松下的留影,心潮自然澎湃起来。
     -- 1985年,50元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可以游黄山(不含餐)哉。花费50元游黄山,便宜吗?从绝对数字来看,太便宜了,尤其从今天的物价来看!
    且慢,2003年10月参加旅行社团的黄山三日游,缴费700多元(亦不含餐),绝对数字上升了10多倍,但是,换算成月养老金,约1/10也。换言之,1985年花费5元人民币即可上黄山。-- 当年咋会想到?
     1985年,供职浙江台州师专英语系,职称是助教,2006年在上海交大以教授博导的身份退休。 -- 当年咋会想?在迎客松下,“人生如梦”之觉,从未如此强烈过。
    28年光阴,几多遗憾!当年一头黑发,如今已成花白......。

   人生自古谁无憾?
 

1985:黄山印象【8月21日夜】

 
   迎客松下,穿越时光隧道,梦感中,倍感生活之美好,人生之美好,甚至世界之美好。
  
   -- 迎客松,我想对你说,老叟,此生足矣!     
    1985年,登山途中,在半山亭,见一对上海来的情侣,女的脚踝扭了,歇坐在山道上,不肯上山了,与男友拌嘴。
     -- 你把我带到这种鬼地方来,啥风景也没有见到,脚痛得要死。
     -- 风景在山上呀。
     -- 我爬不动了。
     -- 那么,我,我来背你上山。
     ............
     无论男孩怎样哄她,女孩就是撅着小嘴,形容戚然。
    28年过去,后来你们喜结良缘了吗?你们好吗?今天,你们再上黄山,有了上山索道,省力多啦。
    28年过去,你们再上黄山,在迎客松下留影,那应该是一家三口的合影了。
    迎客松下,发呆入境,思绪随晚风飘荡。
    又想起一位名人的话:你要和某人结婚,两人先去旅游。旅途有意外,有麻烦,有艰辛,一如婚后的日子。旅途,正是观察对方的好辰光。    
     1985年,没有索道,徒步登山,39岁的我,三日游山,累不堪言,一位同事,留下一句名言,至今不忘 - 哎,玩黄山,就是少带一张纸也好啊!
    今年,68岁的我,三日游山,竟少有累感,还婉拒了好心驴友帮我背双肩包的美意。-- 当年咋能想到?
     一个人的迎客松,静悄悄的,你可以和迎客松对话;静悄悄的,你可以把迎客松从上到下,仔仔细细看个够。
    忽然发现,有几个人在迎客松那儿爬上爬下。咋的?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先是一疑,再是宽慰。几位养护工,在暮色中养护迎客松哩。一位养护工趴在迎客松底下一根大树枝上,像是在给底下的大树枝添加一个箍。
    -- 为啥要给迎客松添加一个箍呢?(我问工人)
    -- 下面的树干有点裂痕了,顺便为迎客松加一点营养剂。(工人答)
    -- 迎客松是国宝,对它的养护,是经过专家观察和论证的,我们不能乱动它一个毫毛。(另一位工人不无自豪地说)
    -- 幽默!迎客松是绝对国宝,就像大熊猫一样。(我附和道)
   和养护工的交谈,让我知道:
    在迎客松边上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里,常年居住着专职护理员,使它成为全国唯一的配有“警卫”的树木。护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负责观察迎客松的树干、树皮 和松针的变化以及病虫害和天气变化情况,并做好详细的日记。一有异常情况立即汇报,并配合技术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此外,管理员还要给迎客松浇水、培土、 施肥;整个白天都站在迎客松的保护栅栏外看护,规劝游客不要吸烟、不要接近迎客松。
    此时,夕阳西斜,黄山西海的群峰,沐浴在今天最后的阳光里,苍山如海,蜿蜒起伏,潇潇洒洒,感官的享受和精神的享受,同时袭来。-- 江山如此多娇,人生如此美好!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是朱子家训,亦我家之家训。
     父母辛苦一生,勤劳一生。他们早起、勤劳的基因传承给我,让我受益终生。出外旅游,早起,常能见非常之景也。洗漱完毕,带着一夜养足的精力和元气,带着神器,便出门来到玉屏楼前的平台。此刻,宾馆大部分游客尚未起床。登山道上,缆车里,大队人马正在上山途中。
    望着刚刚醒来的迎客松,我心中默念:
    -- 早安,迎客松!早安,黄山!
    -- 早啊!老先生。
    迎客松前有人和我主动打招呼,让我一喜,原来是昨晚帮我拍照的迎客松的警卫员。
    -- 我再给你拍几张照片吧。
    -- 好啊,谢谢。
    -- 就是现在的光线不如昨天傍晚。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迎客松坐南朝北,昨日傍晚,拍摄了胭脂红的迎客松,今晨入镜的是森森然的迎客松,加上对面的天都峰,云雾萦绕,更有置身仙境之感。
    
    我又给森森然的迎客松照了几张相,还品味了几处摩崖石刻。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西行,那儿是我们昨日来此地经过的山道。今日重走,宛如第一次行走于此,极富新鲜感哦。两个女孩,一大早,拄着拐杖,来到玉屏楼。


对话两个女孩/黄山清洁工【11月17日午休之余】

  -- 这么早,从哪儿来?(我问)
    -- 从光明顶过来。
    -- 真早!
    -- 赶早,才能看到非常的风景哦。(其中一位答)
    -- 对!有见识!
    她们步履匆匆,转身而去,我举起神器,为她们留影一幅。不料,回放之际,发现此照片正巧黎明时分那一缕缕阳光。美极!
    继续前行,发现一位清洁工正在扫地。
    -- 早啊,辛苦!
    -- 不辛苦。爬山的游客才是真辛苦。早点儿扫地,容易扫,人少呀。(清洁工十分健谈)
    -- 黄金周的时候,这里一定游人很多吧?
    -- 嘿嘿,多啊,就像排队游行一样。你们现在来游黄山,就没有犯错误。
    -- 犯错误?(清洁工居然用了“犯错误”三个字,让我感到十分新鲜)
    -- 到黄山来旅游也会犯错误?(我问)
    -- 当然啦。我们见得多啦。比如,黄金周到黄山,人挤人,看景变成了看人,比如,倾盆大雨到黄山,找乐变成了受罪,再比如,找错了对象,游山玩水还要拌嘴,开心变成了赌气......,哎呀呀,啥事儿我们都见识过!
    -- 对,这就是犯错误了。哈-哈-哈!(忍不住,我也笑了)
    -- 好了,不说了,祝你游玩快乐,我要干活了。(清洁工说)
    看来,此君工作责任心强,且不乏幽默。
    举起神器,又为他留影一幅工作照。


对话两个女孩/黄山清洁工【11月17日午休之余】    
    20多分钟之后,返回玉屏楼前,迎客松前留影者已经排起了长队!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漫步于迎客松前的开阔地上,发现迎客松周围也有不少美松,不仅树姿美,形态美,而且位置佳,两颗松树,不高不矮,并列于山岩之上,亦堪称“连理松”啊。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其实,松比松,也气死松。


一个人的迎客松【游记/原创】【11月25日阳光上午】
    
    人生有命,松亦有命。
    -- 迎客松,你好!老叟70后一定再来看你,力争“不犯错误”哦!(惜别迎客松,心中默默默念着)

【2013年11月23日午休之余初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