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一
横看“飞来”侧成“桃”,黄山的仙桃石/飞来峰,不仅让你远观,而且让你登顶抚摸。此乃黄山第一神山,世界第一神石也。
题记二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便在仙境黄山,虑不远,忧未去。
-----------------------------------------
2013年10月22日,从云谷寺乘坐索道至白鹅岭,接着,登始信峰,走北海,毕竟黄山后山景色秀美,西斜的太阳照射下,黄山的群峰竞秀,美不胜收。--
黄山,你太美了!

那一株株黄山松,也尽显妖娆。先是驻足于孔雀松下,再欣赏一颗团结松。
孔雀松

团结松
据说,孔雀松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据说,团结松正好有56个枝桠,恰好象征我国56个民族,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在团结松前,导游小郑忽然手指西方一座山峰,问大家:你们看,那是什么峰?

--
仙桃峰!(众游客答)
--
这就是电视剧《红楼梦》开映时镜头吧?
-- 是啊。
--
对了。不过明天,我们从从西海方向看这块巨石,那就是飞来石哦。(小郑笑着说)
--
美,真是绝了!
--
飞来石下,是观看西海峡谷最理想的地点哦。(小郑又说)
此刻,我想起,1985年和2007年两次从这里走过,导游一声叹息:哎,今天雾大,不能看见仙桃峰哟!
此时,旧憾一扫,心情闪亮。
当晚,我们入住西海山庄。次日,大晴。早起,上附近的丹霞峰观日出,上午又去游览新近开放的西海大峡谷。午餐后,导游又带领我们过前山与后山的分界点
- 光明顶,去前山的玉屏楼(迎客松)。
2013年10月23日,幸运一日。整整一天,畅游黄山,从后山到前山;整整一天,天公作美,朝观日出,晚看霞。
午餐之后,离开西海山庄,爬坡登山,下午一点,即来到飞来石。

--
这就是我们昨天在团结松看到的仙桃峰呀!(导游小郑指着前方斜插在山顶的一块巨石说)
-- 神奇!
--
天下第一神石啊。
导游文学修养不错,他告诉我们:飞来石,位于黄山西部,海拔1730米。一位古人写了一首打油诗,描写此巨石。他写道:何处飞来不可踪,岩阶面面白云封。想伊也爱黄山好,来为黄山添一峰。
--
想伊也爱黄山好 - 这一句多么拟人化呀。(导游的点评让众游客心头一乐)
及至峰前,登上十多级的石阶,便来到飞来峰的脚下的观景平台。抬头仰视,可见巨石孤耸,高10余米,大有倾倒压顶之势。
胆小的游客,抬头一望,见巨石岌岌可危,便长叹一声,不及细观四周景致,便急忙走下平台。一边走,还一边嚷:吓死了,吓死了!
飞来石,貌似危石,其实不危,即便是危石,又何妨?
此时,我又想起了明代袁中道的黄山游记中的一句名言:“恋躯惜命,何用游山?”“与其死于床,何若死于一片冷石也。”(《开先寺至黄岩寺观瀑记》)--
何等的人生气魄!
当然,胆小的毕竟是少数。平台外围有扶栏,大多数游客,逗留平台,抬望擎天巨石,凭栏近观远眺,乐在其中。
飞来石平台是个制高点,极目远眺,西海峡谷之大小峰峦,拔地而起,错落有致,松石相间,仪态万方。只可惜,今日万里无云,若是云雾乍起,可以想见,云雾升腾之时,铺壑缠峰,可谓气象万千!
在观景平台上转悠一周,发现石壁刻有“画境”二字。
--
百里黄山皆画境,始信人间有蓬莱。(站立巨石下,我默默想)
关于“飞来石”的身世,千百年来,一直蒙着面纱,神秘兮兮,给人想象;相传此石为女娲补天所剩两石之一,后来飞落黄山成此奇石。
如此美丽的传说,有人偏偏要从科学的角度加以解析,还要加上一句:“飞来石”并非天外飞来。并掺杂了许多艰涩的术语。何苦呢?结果,诗意全无哉。哎,科学解析与诗情画意,两者真有点水火不容。
想起了当年复旦的一位同窗,分配到萧山工作,嫁给一位哈工大的毕业生。女孩素来讲究生活的诗情画意,而其丈夫擅长科学解析,且动手能力极强。一个春天的周日,女的执意要游西湖,男的坚持要在家里动手做一个小碗橱。两人分歧多多,难以弥合,结果,水火难容,婚后两年功夫,就分手了。到了晚年,这位当年复旦的才女(后来定居美国)对离异一事还感到草率,悔意不去。
请看,科学家如何分析飞来石:
飞来石高12米,厚1.5-2.5米,宽8米,重约360吨。石下为巨大的岩石平台,长12-15米,宽8-10米。“飞来
石”并非天外飞来。它与下部的基座平台原系一体,都是由黄山岩体补充期侵入的中细粒斑状花岗岩所构成;花岗岩构造节理发育,由于北东和北西向的两组近直立
节理和北西走向的近水平节理的切割裂解,形成了长方柱体的“飞来石”雏形,但此时其四周仍被岩块包围着,上下仍为一体。后来,在山体的不断抬升中,由于风化剥蚀,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使四周岩块逐渐被剥离脱落,基座平台面上的接触面变得很小,最终形成了兀立于高座平台之上的“飞来石”奇观。
如此解析,作为游客,不如不知!-- 天外飞来之石,多好,多美!

导游小郑早就告诉我们:上了飞来石,一定要去摸一摸哦。
-- 为啥?
--
据说,摸一下,有福气;摸两下,有财运;摸三下,桃花运就来了。(小郑道,煞有介事)
这大概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吧。先上飞来石平台上的几位游客,正在伸手摸石。口中念念有词哩。
--
哎,如果说黄山第一松是迎客松,那么,黄山第一石,就是你飞来石啊。(我边说,边用手摸着“画境”二字)
--
毛教授,你等着。朝我看。(说话的是团友翁先生,此时,他已经爬到巨石下面)
--
好险,你小心。
--
没事,你别紧张就行了。
于是,我站立在“画境”二字旁,翁先生用我的相机给我拍摄了两幅照片。

和翁先生说话间,下面上来了三个美女,一个个,皮肤白皙,亭亭玉立,楚楚动人。
--
啊,这么着急,风景也不看,就开始摸石头啦?
--
一、二、三。好了,我摸了三下了,回上海,再看......(一位美女轻轻地说)
--
我也来摸。
--
哈哈哈,你们看她,不是摸石头,简直就是抱石头了。
闻此,我转目细看,一位女士,在摸了飞来石后,索性展开双臂,欲抱住飞来石了,白嫩的脸颊也紧紧贴在了巨石石壁上。
--
回到上海,桃花运一定会紧紧抱住你的。(见她们用沪语,我也用沪语对她说)
--
谢谢,谢谢你的祝福!
言既出口,我有点后悔,生怕该美女会朝我翻几下白眼,甚至瞪眼。出乎意料的是,居然,她大大方方地回应了我。
--
那还有我们两位呢?
更出乎意料的是,另外两位美女也同时朝我开腔了。
--
桃花运,也会同样降临你们头上哦!(我说)
--
谢谢,托你的吉言啊!(三位美女,先后说,笑盈盈的)
--
哈-哈-哈!(身边的几位游客,也都大笑起来)
定晴细看,三位美女,从谈吐、举止、衣着观之,应该都是上海女白领。
阳光下,她们的额头和眉侧已经显现细密的皱纹,脸上已没了少女才有的那种特别的光泽,虽然肤色润滑,那是化妆品的作用;明眸中闪烁隐约却又易见之哀怜
- 这是化妆品所无法掩饰的。
原先,我一直以为,剩女们,单身并快乐着,且喜欢以单身贵族自居。你看,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杭州万松书院的相亲角,不见剩女身影,着急的只是其白发父母呀。
此生,第一次见到剩女内心如此彻底曝光,如此当众袒露心境 - 在飞来石下。
--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即便在仙境黄山,虑未去,忧不远。(在黄山第一神石下,我想)
--
岁月不饶人,作为老叟,我常常有此慨叹,作为美女,亦然。(我又想)
--
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早成眷属!(我为她们祈祷)
走下飞来石的平台,我为飞来石拍摄了一幅“标准像”,并拍摄一幅手扶拐杖的照片。
此次黄山三日,仙桃峰/飞来石,将和这三位美女一起,封存在我的记忆之中哦。

【2013年11月16日上午初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