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出发黄山之前,留影人民广场

几乎旅游月月有,但是,让我心向往之,让我乐意付出艰辛的,毕竟还是 -
黄山。1985年和2007年,曾经两次登顶黄山。两次皆留下遗憾 -
第一次,山上过一夜,那年39岁,年富力不强,由于平日缺乏锻炼,下山之后,脚酸腿软,整整一周,夫人在我大腿上碰了一下,就感觉疼痛,叫“哎哟哇”!那一次,早早起床,步行一小时,观日出成了观人头,一位同游者留下一言,至今不忘
-
哎,登黄山,就是少带一张纸也是好的。第二次,2007年,终于有了上山的索道,从慈光阁到玉屏楼,省力不少,但是山上没有过夜,加上雾蒙蒙的,远未能饱览黄山之美景矣。
2012年11月2日 -
5日,驴友孝俊邀请我到屯溪五星级宾馆小住。到了黄山脚下的汤口,未能登黄山,只是游览了翡翠谷和九龙瀑而已。抬头看黄山,遗憾在胸中汹涌哦。
去年就跟驴友孝俊讲过:来年必登黄山,就是我独游,也要三上黄山。
机会,就是如此在不经意间来到我的身边 -
今年10月18日傍晚,外出散步,离我家几分钟,有中国国旅的分店,内有广告纸,捡起黄山的一看,大喜
-- 有在山顶住两宿的旅游节目。且22号就能成行!
回家马上上网,查黄山景区的七日天气预报,毕竟春秋多佳日,22日 -
24日,三日,黄山景区大晴!与夫人商量后,次日即去报名缴费。费用之低,出乎意料。
--
你就住标房吧,800多元/夜。(夫人说)
--
没事,八人房也很好,可以回忆当年复旦大学135寝室的生活,况且,我头靠枕头,马上“呼呼”。
原本周末将和钱君到青浦曲水园去度过一日,因为,去黄山之箭已在弦上,故免去青浦之行。
两次登顶黄山,知黄山之美,更知登山之苦,之累。更何况,第一次登黄山的我,39岁的我,转瞬之间已经68岁!于是,出发前两日,夫人与我仔仔细细商量,认认真真准备,山上气温2
-
10度,绝对不能受寒,衣物不宜多带,亦不能少带。自带三日食品上山,显然是“傻举”,但又不能不带点点心,以备不时之需,夫人细心,甚至考虑到三只充电器,只带一只即可,牙膏带酒店小牙膏,就连润肤霜也为我装了少许入小瓶,免带大瓶上山;登山鞋,就穿避震最佳的台湾La
New皮鞋,此皮鞋的避震性优于购于英伦的Clarks。须知,登山累人,下山伤膝盖哦。
题图照,拍摄于出发前的人民广场,就是我的全副武装。-
一个双肩包,一个挎包,份量轻轻,可谓轻装上阵。你看,右手还拿着一根拐杖,那是2007年登黄山前,购于屯溪,登山,决不能缺少此君也!也是夫人寻找出来,让我带上。登山实践证明,拐杖派了大用场哦。黄山脚下购买的质次价高,不顶用!
在人民广场下车,到上海大剧院,正好横穿广场,拍摄了一些照片。
到了集合的大巴前,不少同行者,大呼上当 -
有的带了三日之食物,10多斤重,有的甚至带了拉杆箱,被导游耐心解释:第二日,即23日,我们从后山的西海山庄到前山的玉屏楼酒店,山上行走八公里,上上下下,全是石阶,拉杆箱怎么拉?山上八公里,非平路八公里也。自带食物,吃三天方便面,吃得下吗?我交了310元的全程餐费,饮食之好,环境之美,皆大大出乎意料。
一问,方知,他们皆第一次上黄山,以为黄山像庐山一样,山上多平地,游山时才登山。
由于准备充分,此次黄山之行,加上天公作美,昨夜归来,今日腿脚毫无酸痛感,我在客厅内跑步给夫人看,夫人大笑,曰:好了,好了,别跑了,1985年你从黄山回家,那副熊样,让我吓势势利哦。
大巴按时出发,8点45分到嘉善服务区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