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红与黑:断桥一望,豁然开朗

断桥,我心目中的西湖第一桥。
伫立断桥,四面风景扑面来。
北望,宝石山是一道绿色屏障,保俶塔是宝石商人天际线上的一粒明珠,北山街那浩浩荡荡的一排梧桐树,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韵味儿,里西湖面积虽然不大,但是始于云水光中水榭的荷花,也是一个著名的覌荷点;
西望,白堤坦坦荡荡,伸向孤山,这条堤没有“苏堤春晓”那样显赫声名,但是,白堤看春,远胜苏堤,白堤四季风光皆美,她是一个项链,串起了平湖秋月、杭州博物馆、中山公园、楼外楼、西泠印社、秋瑾墓地和西泠桥......。
南望,浩浩荡荡的西湖就横亘在你的眼前了,湖中三岛,隐隐约约,湖中游船,悠哉悠哉,远处的城隍阁、雷峰塔亦在眼底。
东望,则是湖滨,从一公园到六公园的苍茫绿色,其背后,则是杭州新城的高楼,一幢幢,一片片,构成了连城之璧,以及你目光所不能及的杭州市井,他们前世积了德,修来福分,生活在这座Lake
City / Garden City哟。
一次在断桥,一位东北的帅哥睁大双眼,和我有以下对话:
-- 老先生,这就是断桥吗?
-- 是啊。
-- 咋的,看上去一点也不震撼啊。(帅哥眼神流露出失落)
-- 啊?(惊愕之余,我亦无言以对)
望着帅哥远去的背影,我不知“震撼”二字为何意。-- 想看到奇山异水,还是想看到许仙和白娘子邂逅于此,还是想在此发生戏剧般的艳遇?......
年轻人对生活的理解总是比较肤浅,我自己也一样。1967年2月,我们从上海步行串联到杭州,当我第一次来到西湖边,就是现在的一公园(当时这里麇集了大量破旧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污水就哗哗地流入西湖)。
-- 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西湖吗?
我这样想,也许此时的眼神就和东北帅哥一样,溢出失落哦。
断桥,还勾起我的两段人生记忆。
一、1971年12月31日傍晚,我和女友(现在的夫人)从断桥上款款而下。
--
哎哟哟,好大一个手套!(桥堍有几位工人在修路,其中一位冲着我和女友大声说)
闻此,女友迅速将她的小手从我的裤兜里抽了出来!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缓过神来:手套是啥意思,女友为啥迅速抽手!
二、1978 -
1980在杭州大学(现浙大西溪校区)苦读,经常骑车从松木场过来,上断桥,然后,飞车下桥。我经常跟达华(41年的友人,当时他也在杭州大学读本科)说:自行车下断桥,简直是“箭也似的飞去了”!
我曾经在浙江玉环海岛的坎门中学任教,教语文,语文课本中有鲁迅的短篇小说《药》,此小说的末尾,鲁迅写道:
......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达华知道,我的这句话(箭也似的飞去了),借自鲁迅哦。
四十一年的朋友了,至今我们见面,尤其来到断桥,我还要跟他说上这一句 - 自行车,箭也似的飞去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