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2013-09-03 15:47:01)
标签:

惠山古镇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一脚跨入了“记忆馆”!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题图二: 民国时期惠山的老照片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七转八弯,穿小弄,过花园,忽然来到一个“展览馆”,内中陈列了大量民国时期惠山及无锡的老照片。驻足细看,味道好极。后来方知,此乃“惠山古镇记忆馆”!

    其中一幅惠山照片,路上驶过两辆轿车,那在当时,不知是无锡那家富豪的。

    当你把目光转向后面的惠山时,惊呆了,那是的惠山不像现在郁郁葱葱,树木成林,一片绿色,而是黄兮兮、光秃秃的山岭哦。泥石裸露,样子难看。

    忽然,我想起了在杭州五洋客栈的墙上见到的杭州老照片 - 民国时期的老照片,宝石山上,也同样泥石裸露,几乎没有啥树木。

    苦思冥想,终于明白。

    当时,无锡城,杭州城里的百姓要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柴,列为首。百姓一日三餐,皆要用到燃料,最主要的燃料即柴火也。柴火的需求巨大。城市周边的山,则是柴火的最佳供应地。久而久之,山即成光山,脱山哉。

    记得,1972年初到玉环县工作,一日三餐的燃料成了大问题,曾经花费四、五元,到街上去购买一大捆山柴。(当时月薪48.5元)

    1982年上庐山与会,山农家里见到了液化气罐。

    -- 从今往后,庐山会越来越绿色了。(山农告诉我)

    -- 为啥?

    -- 你看,有了这玩意儿,谁还愿意上山砍树?(山农答)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惠山古镇记忆馆【9月3日午休之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