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一:这里也有“红旗渠”

题图二:6年之前拍摄的“红旗渠”

红林禅寺对面的小店铺,供应桶面,简直是天助我矣!我和钱君在杭州旅游,午餐常以康师傅充饥。为啥?如此一来,旅游的时间大为增加,大尽游兴。
餐后,睡意袭来。我便坐在椅子上,头靠墙壁,眯眼养生。讲是讲眯眼养神,不消几分钟,我已进入依稀的梦境。
醒来,精神抖擞。返身登山。步履不必匆匆,心情不必急急,目光不必扫扫。
路过“红旗渠”,摆个pose,留张影,味道很好。
如今的世道,就连寺庙也变味儿了。钱君进入此寺,稍微转了一圈,所谓和尚,就要请他掏腰包哉。不过,我记得我们的导游曾经关照:勿入此寺。
2009年11月3日,我在博客和携程网上发表过一篇游记,题为《被“烧香” -
乌镇有点“乌”》,从此以后,对于当今的寺庙,敬而远之哉。
这是网上游客关于红林禅寺的一段留言:
在半山有个庙千万别去,是骗人的,整座庙就一尊菩萨,其它什么也没有,进去就给你3支香,搞的象送的一样,再带你去点香,点香时一人收30元。点完香再带你去留名,我说不用了,但团里其他人留名的都留钱了。导游也开心的在旁边数香(香卖了多少支提成多少钱)
日后,看官不要轻易进入寺庙,更不能轻信:身穿袈裟者必和尚也。当然,亦有例外,比如,杭州的上天竺,在那儿,香火鼎盛,你绝不会“被烧香”,而且你能吃到五元一份的“斋饭”。
返程皆登山,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小喇叭催促,信马由缰,东看看,西瞧瞧,非常悠闲,非常自在。虽然是拾级而登,由于坡缓,且时有山中平地,毫无累感。且此时的山道,游客十分稀少。不禁让我想起今年7月18日下午与张君在九咆界“杀他一个回马枪”之乐之趣。
红旗渠一带多怪石。有些地方,头顶即悬空之巨岩。
巨岩悬在头顶多少年了,咋会突然掉落,且不偏不倚,掉落在我等头顶。 - 那岂不是中了“头奖”?
我这么想,可钱君非也。他认为:还是速速走过去为佳。-- 此乃我与钱君在心理上的微妙差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