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暮色苍茫看远山

董岭,上苍赐给山民的一块风水宝地!
除了植被丰茂,土地肥沃之外,一个值得骄傲的优势是其地貌特征。群山之中竟然有一块小小的“盆地”,“盆地”上下皆茂林修竹,间夹着小块的蔬菜地。“盆地”四周皆新建小楼也,小楼的分布,以阳山和阴山为主。沿盆地上沿行,能绕道对面的农家看我们小住的“阿土农家”。
天色渐暗,我们享受着上海无法享受的凉爽,环盆地上沿的小路直行,路旁是一幢幢小楼,6年之前,见所未见也。
别误以为这些小楼农家乐皆被沪杭的旅行社给承包了,没有。和这里的农家乐有业务联系的仅七八家而已。大多数的避暑客皆自行联系后上山来的。其中不少相当一部分已是第二年,或是第三年上山避暑了。有自驾车,先打一个电话上山,联络妥当,谈好价格,说好时间,便送年迈的父母到山上来,住上一两个月。没有自驾车的,农家会联络大巴在上海人民广场接客上山哦。
价格大同小异 -
每人每日60元 -
90元不等。我们旅行社称:每人每日交农家70元,农家告诉我们,他们只收取旅行社每人每日60元。当然,这60元包含了住宿和吃饭。一般来说,午餐晚餐十菜一汤(以蔬菜为主),米饭敞开吃,早餐有稀饭、馒头、一只鸡蛋和几只小菜。绝对能吃饱,但保证不了吃好。这年代,稀罕吃得如何的人越来越少。
别以为,这两年董岭农家乐爆炸性发展,会发生“客荒”!这两日,你如果没有事先联系好,临时上山,要找一个农家的“标房”,绝非易事。因为无房可住,悻悻下山者不在少数。
到了八月下旬,当沪杭的气温不再“发烧”,董岭渐趋冷寂,到了冬日,若是大雪封山,则游客难寻哉。
晚餐后,散步两小时,7时,我与钱君打道回府,淋一把浴,吃一点自带的零食,读读书,看看报,聊聊天,或是唱一唱卡拉ok,便呼呼入睡到天明。
明日早餐之后,再去寻找“旧时的情人” - 狮峰和狮峰亭。
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很快失去了知觉。
此次在董岭,钱君总算领教了我的“睡功”,一日午后,我午休,忽然窗外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据钱君说,只听得外面天公打雷,我在床上打雷,此雷与彼雷互不干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