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2013-06-19 07:59:06)
标签:

英国人的性格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一遍遍,从莎翁故居前走过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上了大巴,先去午餐,午餐之后,便直奔比斯特购物村而去,距离41英里,车行近一个小时。

   大巴急速行驶,我的思绪还是沉浸在斯特拉福德小丑铜像前和那位英国人生的愉快交谈之中。

   说实话,与他的一番交谈,让我有“如鱼得水”之快,此种享受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来英国之前,我从来没有奢望和英国人有一次愉快交谈。

   年轻时,读《Essential English》(1 - 4册),就略知英国人的性格。

   似乎,Silence is gold (沉默是金)是他们为人处世之准则。

   外出旅行,英国人一般都喜欢带份报纸,拿本书,以慰闲余。两位英国佬乘坐火车几个小时,同坐一席,彼此为邻,沉默是基调,一般不会有任何交谈。

   要谈的话,除了天气,还是天气。-- 你信吗?

   我曾研究过这个问题,为啥天气能成为英国人永恒的话题,且乐此不疲。

   英国人认为,There is not climate in England,but only whether.(在英国本土没有气候,只有天气)。因此,英国的天气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新鲜而有趣的话题。英国位于大西洋北岸,属于海洋性气候,受北大西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四季变化不明显,但一日之内天气状况可能瞬息万变。

    所幸的是,此次英国六日八夜之旅,天公作美,春光明媚,难得洒一点儿雨。

    另一个原因,我猜想,即:The weather will hurt none. (谈天气不会伤及任何人)。

    就地理概念而言,中国人总是倾向于把英国视作欧洲的一部分,事实上,岛国地理位置使英国人孤立起来。他们的思维与欧洲人的思维大相径庭。

    A separate island has made its people feel very,very insular.(与欧陆分离的岛国,使得它的人们与世隔绝到了极点)。

    同时,英国也是世界著名的“礼仪之邦”。维多利亚女王就曾因其高雅的个人修养而享誉欧洲大陆。她制定了一系列严厉的家规,对自己子女在修养方面要求相当苛刻,稍有不慎便对他们进行无情地鞭打和杖责。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相当严格的,要求自己处处做到高雅、体面、端庄、节制(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cy and morality,self-satisfaction)。维多利亚时代被后人称为“the polite society(文雅社会)。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精神特征,而每一种精神特征都必然蕴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及其形成这种精神特征的历史根源。谈到英国人这一特殊的民族群体,我们首先会想到他们的绅士风度(gentility)。关于绅士风度在我们的一些简单口语中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比如Ladies & gentlemen,Lady first!等等。绅士风度的最大特征就是:conservation(保守),politeness(礼貌),以及showing respect to females(尊重女士)。

    英国人的保守,或曰守旧,有时到了“愚昧”的地步,比如,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和天燃气用于室内保暖和取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已经完全代替了柴火,或是煤火的使用。但时至今日,一般英国人的居室内仍旧设有虚设的炉壁

    思想保守,讲究礼貌、喜欢缄默是英国佬的绅士风度。他们非常讨厌喋喋不休的“侃大山”,而此次在斯特拉福德街头小丑铜像旁,与这位英国人的喋喋不休的交谈,大大出乎意料。

    英国人也在与时俱进了?

    还是我的尽量高雅的英语对话,让他感到了自尊的满足?

    还是......。

    这个问题绝非一次短暂的英国之旅,一两次交谈所能找到答案。

    似乎也没有必要彻底弄个明白,因为,对英国人,鄙人不感兴趣。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渐行渐远的思考:英国人的性格【6月19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