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莎翁故居街口的雕塑

2013年5月23日,离开曼彻斯特,便直奔斯特拉福德,莎翁的故居而去。这是一个激动我心的安排,向往已久的“景点”。车行两小时十六分,即进入斯特拉福德小镇。
说起来也挺早的,我第一次接触莎士比亚的作品还在读小学,到淮海坊的叶先生家里度周末,在国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第十二夜》,电影的原剧作者叫“莎士比亚”,看完之后,走出国泰电影院理不清头绪,看不出名堂。而大人们则津津乐道地步出影院。
1964年考入复旦,学校选择是正确的,而入学时间却是错误的。须知,两年之后文革祸起。常听我的师兄师姐们说,外文系曾经演出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谁扮演了谁,谁扮演了谁。心中的羡慕如潮涌起。而且,外文系有几个教授,乃莎士比亚专家,如林同济等。
进入复旦,我只有阅读莎作品的“简写本”的资格了。比如《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皆大欢喜》,等等。读得最认真的是《第十二夜》,此时,想再看一遍《第十二夜》的电影已经不可能了,文革已经爆发,甚至,连此书的简写本也要偷偷地看了。工宣队师傅见我在读此书,恶狠狠地丢下一句:不要读这种黄色的书籍!
2013年5月23日,来到斯特拉福德,我内心即生朝圣(Pilgrimage)的感觉,正如团内球迷来到曼彻斯特的曼联总部一样。
进入斯特拉福德小镇,匆匆的步履放慢了,一双小眼睛睁得更大了,甚至,连耳朵也竖起了。
没有想到,在小镇起始处,竖立一个铜像,当然应该是莎剧中的人物,一看,有点意外,不是哈姆雷特,不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是莎翁本人,而是《皆大欢喜》中的主人公
- JAQUES。
铜像下的基座上镌刻着:O
Noble Fool! A worthy Fool!(译文应该是:贵族傻瓜,不愧为一个傻瓜)
其实,JAQUES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一句话是:
All the world's a stage,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They have their exits and their
entrances; And one man in his time plays many
parts,
(汉语的意思是: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此外,《皆大欢喜》中的两句经典台词是:
1/ Sweet are the uses of adversity.
(逆境和厄运自有妙处)
2/ Beauty provoketh thieves sooner than
gold.
(美貌比金银更容易引起歹念)
离开了铜像,便朝小镇深处走去,雨后的小镇的街道显得格外整洁,宽阔的街道两侧除了住户,便是商铺。盼望着眼前出现莎翁的故居。
很快就到了莎翁的故居门前。忽然想起,这跟绍兴鲁迅的故居有点相像,不过一个在街道的右侧,一个在街道的左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