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杭州:三顾慧娟面馆【游记/原创】【2月17日上午】

标签:
杭州坊间美食 |
分类: 寻踪山水 |
题记一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君到杭州,别冲着“盛名”去楼外楼,去知味观。【公款吃喝者,除外】
题记二
舌尖上的杭州,其实,在于坊间美食。
-------------------------------------------------
2013年1月25日,乘坐D5661次列车到杭州,在虹桥火车站,8点多钟开的车,10点就到杭州城站。
也许是起得早,咋的到了杭州就已饥肠辘辘。
前两日就预定了位于中山南路的五洋客栈,在杭州城站下车,步行可及。
冬阳暖暖。拉着拉杆箱,与钱君并行在江城路上。天气晴好,沿街公寓大楼的阳台上晒满衣物。
--
有没有兴趣到慧娟面馆去吃午饭?(钱君问)
--
慧娟面馆?(闻所未闻的我,有点茫然)
--
我去吃过两次,印象很好。
很快,进入慧娟面馆。因为时间尚早,所以,面馆内空位多多。
轻车熟路,钱君点了两碗咸菜黄鱼面。
服务员端上两碗面,乍一看,就“色”而言,并不能引起食欲,不是白汤加小葱,面汤混混。

先喝一口面汤,顿觉汤浓味鲜,三条小黄鱼,十分新鲜,鱼肉呈块状,和咸菜的味儿叠加,正宗的上海所说的“大汤黄鱼”的味儿!
面条筋斗,嚼上去有弹性。
-- 好吃!
--
我第一次来此吃面,就被一碗咸菜黄鱼面吸引!(钱君说)
此刻,我忽然想到,当过十多年的老板,钱君曾是一家生意兴隆的面馆的“馆主”。由他来赞扬慧娟面馆,会出错吗?
接下去,惊喜接踵而至。

端上桌面的“千张包”(沪语“百叶包”)比起别的店家来要“壮实”。咬一口,肉馅鲜嫩,肉香满口。货真价实呀。当我用筷子夹住百叶包上的“线绳”,忽然发现,这不是一根线绳,像是一根细细的笋干丝。夹入口中一嚼,果然,有一股笋干的清香。
--
创意,有创意!(我边嚼边说)
--
不错吧?
--
钱老板最有发言权呀!
--
白切羊肉上来了。你尝尝。

-- 上海人的白切羊肉没有这么硬,太酥了,没有嚼劲。
-- 那是掺水太多的缘故。
-- 上海的白切羊肉蘸甜酱吃,没想到,慧娟面馆的羊肉叫你蘸黑胡椒粉吃。
-- 哎呦,果然比蘸酱吃更香哦。
你一言,我一语。
很快,一盆满满的羊肉,就成“光盘”。咸菜黄鱼面、百叶包,还有一瓶啤酒,也都先后被“消灭”光光。
“买单!”
递上百元大钞,竟然还能找回20多元!
此刻的慧娟面馆,已经座无虚席。坐落在望江路上的这爿面馆内,很少外地游客,绝大多数是操杭州官话的食客。

面饱酒足,出门之前,发现如此一盘白切羊肉的价格是30元。百叶包,杭州人称之为“千张包”(上海称之为“百叶包”)仅15元一份!

出得门去,回眸之间,为慧娟面馆的门面拍摄照片一幅。

--------------------------
到杭州第三日。起了个大早,先打车到华晨国际所在的平海路(一位被我们称为“荣誉杭州市民”的网友指点),在那儿上了Y4,到上天竺下。在上天竺吃了斋饭,权当午餐。接着,又沿着景色如画的天竺路,缓缓下行,进了中天竺和三天竺,在三天竺的“香林茶园”茶室,品茗闲聊。


从香林茶苑出,上山间公路,乘上路过的公交车,去了灵隐寺。暮色中的灵隐,越发幽静,又有一番好景致。走出灵隐寺,天色向晚哉。

上了K7,进城。哪儿去用晚餐呢?
--
一坐到底,索性到了城站之后,杀个回马枪,再入慧娟面馆晚餐吧!
--
对,从慧娟面馆出来,步行回五洋客栈,再看看中山南路的美食街。
我和钱君,意见就是这么一致。。
一个小时之后,便来到夜色中的慧娟面馆。

除了两碗面之外,又叫了“千张包”,还叫了一碗“红烧羊肉煲”、酱萝卜和红烧大肠头。

红烧羊肉煲,量足味美,羊肉能烧到这个份上,火功到家,羊肉上乘质量,嚼上去,羊肉香,香满口,酥酥的,嫩嫩的,几片青青的大蒜叶,令香气更绝。

在沪时,到南京路,常去泰康食品店购买酱萝卜,全家爱食。一直以为南京路泰康的酱萝卜为“天下第一萝”。不料,今日在慧娟面馆尝到的酱萝卜,味胜泰康!

历来喜食大肠。几位驴友皆知,我们聚餐总少不了一只“大肠煲”。
今日在慧娟面馆,吃到了“红烧大肠头”!孤陋寡闻,昔日只知大肠,而不知“大肠”有“头”也。
事后得知,猪大肠按部位分为四种。大肠头是猪直肠,是大肠的精华部分,肥厚油腻,有吃头,有嚼头。在慧娟面馆,我想起以前吃的大肠煲,内中的大肠,薄薄的,如一张纸,既不肥厚,又少油腻。今日才知道其原因。

出慧娟面馆前,在门口的价格牌上,还见到我喜欢的卤鸭、鸭爪等,日后再来品尝吧。

此刻,忽见一中年女子,矮矮的。
--
你就是慧娟吧?(有点儿贸然,我问)
--
是。(女子答道,没有抬头)
世上能人,未必就有“能貌”。-- 我想。

又是面饱酒足,与钱君并肩行走在望江路上,毫无冬日夜晚的寒意,过了中河中路,就拐入中山南路 --
杭州著名的美食街。美食街的中国各地(甚至包括国外)的美食,琳琅满目,别说品尝了,就是在这儿走一趟,也大饱眼福哦。
美食摊位的后面,是来自全国的著名饮食店铺,比如上海的沈大成,昆明的建新饭店等等,但是,大多人气不足。有句俗语叫“饭店面前摆粥摊”,意思是,粥摊摆到饭店前,还会有生意吗?
此俗语,被杭州中山南路的“粥摊”颠覆了。
这里的另一个奇迹是,晚上,百米长的“粥摊”,灯火通明,食客盈门,早晨,我们走出五洋客栈,中山南路,路面干干净净,不见一点油腻,不见一点废物。好像昨夜压根儿没有摆过“粥摊”!


离开杭州,定在1月28日下午两时整的高铁G7316次。晨,早起依旧。过了万松岭隧道,来到一个叫“阔石板”的景点。这里大概连一般的杭州人未必知道。钱君去年秋天在此拍摄了精彩的杭州秋色图。称钱君为“杭州活地图”,一点不假。据说,阔石板原先是杭州的一条污水浜,后经改造,成了河水清澈的景点。走过阔石板,过南山路,就是我最喜欢的杭州饮茶地之一
-- 面对西子湖的长桥聚湖茶苑。在那儿,又度过了半日神仙时光。

11时惜别聚湖茶苑,回五洋客栈退房。
不用我说,列位也能猜出,今日我们的午餐地点。
又是拉着拉杆箱,步行10分钟,在11时50分,来到慧娟面馆。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今日除了点了几只我们喜欢的菜肴之外,还点的面条是杭州人爱吃的爆鳝面。以前在奎元馆吃过,总觉得吃不出其鲜味来。黄鳝,油炸之后,还有鲜味吗?今日一碗爆鳝面,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爆鳝面的看法。
细细嚼来,鳝鱼特有的鲜味居然尽在其中!
在慧娟面馆细嚼慢咽,要了啤酒,慢慢享受慧娟面馆的美食。



门外,张贴着一张大红告示。慧娟面馆春节将歇业半个月,同时,此告示还告诉我们慧娟面馆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爿面馆,能打20多年的“持久战”,且在杭州还开了连锁店,被杭州市民誉为“坊间最佳面馆”,不易!

行文即将结束,特刊发《慧娟面馆价目表》如下。
除了面条之外,面馆还供应各式米饭。

走出慧娟面馆,由望江路左拐便入江城路。远远的,杭州城站便遥遥在望。
2013年1月25日 - 28日杭州小住,天公作美,阳光灿烂,冬日如春,过了四日神仙日子。
题记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