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烧香 -- 乌镇有点“乌”【游记/原创】【2009年11月29日晨定稿】

(2012-12-09 11:55:59)
标签:

乌镇有点乌

分类: 寻踪山水

题记一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值列传》

题记二

    近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被”字迅速走红。“被捐款”、“被小康”、“被就业”、“被增长”…… 。有人戏言,中国社会进入了“被”时代。“被消费”历来令游客不悦,因此,“纯玩团”便成了一个鲜亮的广告名词。但是,旅游中“被消费”,花样日新,即便是“纯玩”。

    ------------------------   

    2009年11月24日,与友人同游浙江乌镇作“纯玩一日游”。
    晨4时半起床,8时在南京路“新世界”发车。途遇大雾封路,本来10时可以到达,结果,车到乌镇,已是11时半。
    乌镇长河,傍着长河的长街,一下子了驱散了早起的困倦,赶跑了旅途的劳顿。游客,人人精神抖擞,步履轻捷。
插图之一  乌镇长河【此照版权属于摄影家朋友徐君】

被烧香 <wbr><wbr>-- <wbr><wbr>乌镇有点鈥溛阝潯居渭恰俊29日晨定稿】

    乌镇,你不愧是江南四大名镇之一!
    上世纪初的乌镇对文学大师茅盾一生之成就推波助澜;现在的乌镇又因这位文学大师而名播遐迩。
插图之二  茅盾故居

被烧香 <wbr><wbr>-- <wbr><wbr>乌镇有点鈥溛阝潯居渭恰俊29日晨定稿】

     茅盾故居的斜对面,就是著名的“林家铺子”。走过“林家铺子”,就来到一个广场,广场似乎是乌镇的中心,坐北朝南的是修真观。坐南朝北的是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的“修真观戏台”。正在演出桐乡花鼓戏“卖草囤”。不少游客站立而观, 演员认真演唱,观者不知其所唱。

插图之三  林家铺子

被烧香 <wbr><wbr>-- <wbr><wbr>乌镇有点鈥溛阝潯居渭恰俊29日晨定稿】

     -- 庐山至今还在放映“庐山恋”,庐山电影院因30多年反复放映同一部影片,而创造了一个世界之最,而名载吉尼斯纪录。乌镇咋就不在其影院里放映“林家铺子”呢?那是一部茅盾、夏衍、谢添和于蓝的心血之作呀! -- 站在古戏台前的我寻思。
    修真观的大门可谓别出新裁。大门上方横着一个大算盘,左右门柱上有一副楹联。

人有千算
天则一算

    远道而来的游客,驻足门前,往往会对此楹联咀嚼一番,再进入道观。
    三年之前,曾到此一游。今日重来,见此楹联,仍驻足良久。
    是啊,处世为人,不能处处计算,无须处心积虑;待人接物,不能事事计较,何必锱铢必较?该当有时终将有,命中无时莫苦求。此联劝世人见利勿贪,更劝世人经商诚信。
    驻足联前,又想起了父亲对我们所作的为人要厚道的家训,他总是用浓重的宁波口音说:千算万算,不如老天一算。做人不能太算。父亲的话,乃“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之口语版也。
    在“诚信”缺失之今日。这副楹联,似更具警世作用!
插图之四  修真观大门

被烧香 <wbr><wbr>-- <wbr><wbr>乌镇有点鈥溛阝潯居渭恰俊29日晨定稿】

    来到修真观,上海带队的导游,便让位于修真观的“导游”,小导游,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孩。其貌不扬,却伶牙俐齿,简简单单说了几句,刚才还在交头接耳的游客,便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她,后排的还踮起了脚。
    -- 乌镇的修真观,全国罕见。你们看,大门上方的算盘,还有这幅对子,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做人做事,应以诚信为本。……,进门的时候,一定要男左女右。男的先跨左脚,女的先跨右脚。
    未进大门,先上一课。游客个个谨慎举步,生怕跨错了步子。
    -- 修真观是风水宝地,道观的左右,分别出生了历史名人。一位是茅盾,大文学家,新中国的第一位文化部长;你们刚才就参观了他的故居。另一位历史名人是夏同善。夏同善,你们知道吗?
    -- 不,不清楚。(几个游客答)
    -- 夏同善是清朝的吏部左侍郎,是个二品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副总理吧。晚清有四大奇案,其中之一就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乃武和小白菜的案子最终能够翻案成功,夏同善起了关键作用。他是个大清官,是我们乌镇的骄傲。乌镇,还有夏同善纪念馆。
    众人听说杨乃武与小白菜,议论纷纷。导游见此,又作补充。

    -- 小白菜出狱后,为报答夏同善的救命之恩,曾经到夏同善家中做了三个月的家政服务(众笑)。后来就到我们乌镇的一个尼姑庵削发为尼。

    -- 好了,言归正传吧。(小导游说话峰回路转,身上像是有磁铁吸力,众游客紧紧随行,屏息而听)

    进入道观,左右各有六尊菩萨,乃十二生肖的人样塑像。

    -- 修真观内拜菩萨,不需磕头,不必下跪,只需将双手想我这样互抱,向菩萨鞠躬即可。(导游将用左手的虎口抱紧左手的大拇指)

    -- 你们看,现在两拳之间出现了什么图形?
    -- 八卦。
    -- 对,就是八卦图。(导游微笑,以示认可,可是大多数的游客还弄不明白,越是弄不懂,神秘感就越强,就越想弄明白。)
    不到10分钟,导游已经成功营造了一种神秘、神圣、神奇的氛围。不料,这仅仅“开场白”,高潮还在后面。
    -- 各位上海来的客人,今天,你们运气特别好。本道观的道长愿意接见你们,为你们看相,和你们一个个谈话。预测人生,破解难题,你们的人生难题。人生在世,谁人没有难题?
    游客静听,暗中庆幸。
    -- 不过,你们对道长表示谢意。千万不能直接送钱,这是亵渎道门之举。比如,昨日,有一游客给道长送钱,结果被逐出修真观门外。
    -- 哇塞!(一位年轻女游客轻叫一声)
    -- 肃静,肃静!(导游还是听见了,脸色有点严肃)
    如今世道,一位道长居然如此放下身价,为我们芸芸众生服务,居然还拒绝钱财。-- 内心不禁大生敬意,同时,又有点儿信疑参半。
    闻此,一帮游客脸露喜色,忘却了饥饿,忘却了旅途疲劳。-- 今日,不仅运气佳,而且来到了一块佛门净土!抖擞精神,尾随导游进入道观左侧的一间屋子。
    屋内陈设简单,没有什么道观应有的陈设和摆设,两边各有一把椅子。游客被分成两组,我们这一组的椅子上并不见道长大人。此时,屋内有一位年轻人,寻常衣 着,正在维持次序,并负责分组。30多位游客很快被分成两组,并排好队伍,排在第一位的我,恭候一位白须飘胸的道长的出现。
    没想到,在道长尊位坐下的,非别人,竟是刚才在维持次序,分组排队的年轻小伙子!
    -- 你这个人相貌不错,有福之人,不落无福之地……。(道长瞄了我一眼说)
    此乃“谈话”的第一部分 –  恭维。
    -- 你一生坎坷,但是,人到晚境,皆有不如意。比如,健康日衰,比如“三高…”,又比如 ……。
    此乃“谈话”之第二部分 –  评析。
    -- 我们的修真道观,灵验异常,出得门外,烧烧高香,晦气皆除,从此,人生得意……。
    此乃“谈话”之第三部分 –  烧香。  
    两三分钟的谈话,渐入佳境,以高潮收尾。说到第三部分,道长把嘴巴贴近我耳,轻声慢语,旁人不能听也。我,神秘感顿生,信任感也陡增。
    出得屋门,见一妇人,笑容可掬,伸手要钱。另一只手指点“明码标价”牌子和一堆高香。
    平安高香150元;求财高香200元;祈福高香300元 ......。
    咦,咋会如此高价?我们家附近有一爿香烛店,每年清明节前,我都要去购买高香,一模一样的香,也就是10元一柱呀。
    蓦地,我想起了2007年旅游途中的一件往事。
    ............
    在一所庙宇,经历以下一痛!
    一切肃穆,一切神秘,一切神圣。
    和尚义务介绍佛教常识,如何跪拜,如何许愿,如何抽签,等等,严肃认真,煞有介事。进入佛堂,游客遵命下跪,顶礼膜拜,且听主持训话,接着,又将游客分为 三批次,分别进入不同的佛堂,我被带入一个有帷幕的单间。只见一个出家人,满脸堆笑,请我面对面坐下,看像,看掌,笑曰:“长得一副好相貌,不过……,” 还没来得及高兴,老僧已沉下了脸!“不过,怎么样?”历来认命的我,觉得有点不对,急问。  

    “不过……”老僧双目并不看我,自言自语了一两分钟,其中不乏艰深之佛教术语,以及很多似懂非懂之模糊表达。
    大意还是听懂了 – 今年恰逢我之命运转折,大凡人生转折,皆可能有两种朝向,一种朝吉,一种朝凶。逢凶化吉,并非不能 – 即在此庙捐一盏长明灯。
    -- 我愿意。
    -- 那就好。
    -- 花费多少?
    -- 不多,1600元。
    -- 嗯……
    -- (见我迟疑,改口)888元也行,那是个吉利数字。
    -- (佛门也信此数字?心中存疑,口中却嗫嚅)那......好...... ,就捐888元吧。
    于是,掏出一叠人民币,点数了9张。
    -- 我们这里不找零,给你几支香,你到外面去点奉吧。
    -- 好,谢谢!(双手接香,退出了帷幕单间)
    上车。
    众游客交换信息。有的被劝购香火,有的被解说签诗,有的被要求领取开光过的“护身符”,如此等等,花样各不相同,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或多或少,或爽爽快快,或犹犹豫豫,掏了腰包。
    此时,忽闻一位游客跟导游在车下大声嚷叫起来。
    -- 我们交钱购买长明灯,你怎么能拿回扣呢?你拿了回扣,那长明灯还灵验吗?
    -- 我没拿。
    -- 你和主持在门背后的谈话,我都听清楚了。
    -- 你听见了什么?
    -- 刚才,你问主持,上次888元的长明灯的钱,我可以拿200元,今天结账,怎么就有150元啦?
    -- 那,那……。(导游一时语塞)
    我心一沉!如同打翻的五味瓶。
    -- 佛门净土,也有回扣?
    坐在车内的我又想起,入此庙门之前,导游很认真地讲过的一句话。
    -- 佛门圣地,你可以不信,但是,千万不可胡言乱语,上次,一位游客出门之后说了不应该说的话,出门5分钟,就被汽车给撞了!
    -- 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马上就要到威海了,开心就好。(前排一游客一挥手,大声说道。)
    整车的游客,都能听见。
    瞬间,车内安静了。没有骚乱,没有牢骚,没有声音 ---- 只有沉静,只有沉默,只有沉思。
佛门如此,遑论别门!
【旅游回沪,2007年7月6日晚9时半,我在博客上发表的“旅行断想”,忠实记录了这则故事。看官若要阅读全文,可在我的博文搜索中输入“长明灯”三字,点击即可】
    ............
    堆积如小山的高香旁,站立一位妇人妇人,一脸春风,示意我买香。我轻声说:免了,我去功德箱里捐十块钱吧。
    脸色趋阴者,妇人也;
    拂袖而去者,鄙人也。
    修真观对面就是一家老饭店,名叫“天韵楼”。从修真观出来的游客,很多进了这爿老饭店。大锅红烧羊肉又嫩又鲜美。
    二楼,几张饭桌,觥筹交错。

    饭菜,热气腾腾;议论,也热气腾腾。
    -- 来乌镇旅游,交了128元,烧香就烧掉了300元!
    -- 咋的,心疼啦?
    -- 心不疼,就是觉得贵得有点离谱。
    -- 我烧香烧了200元,有点儿后悔。
    -- 咋的后悔了?
    -- 我来乌镇旅游,这样借道烧香,心就不诚,心不诚,则不灵。
    -- 是啊,我家楼下住了一位信佛的老太,她经常去杭州灵隐寺烧香,她常说烧香不能游湖,游湖不能烧香。
    -- 嗳,我就想不通,这么多游客,怎么就像是中了魔似的,乖乖地,跟从一个小姑娘,顺顺地,听从一个小道长,就心甘情愿,掏钱、买香、烧香。
    -- 谁心甘情愿啦?我就压根儿没进修真观的大门,去林家铺子转悠了半天。

    -- 真行!
    -- 吃一堑,长一智,早就上过当啦。(我也正想附和)
    -- 哎,这个社会,咋的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 我也有这个感觉。一个毛头小伙子的道长,加上一个黄毛姑娘,咋就有这个能耐,好像猜透了我的心事,一步一步,引导我,服服帖帖,我买我烧。一烧,就烧了三四百块钱哩。
    -- 猜透了你什么心事?
    -- 我女儿明年大学毕业,现在忙得团团转,正在四处求职。道长说,烧两柱祈福高香,小孩求职,一定顺风顺水。于是,……。
    -- 于是,你就信啦?
    -- 是啊。
    -- 我的心事,也被道长看穿了。他直捣我的心病。最近,父亲生病住院,道长让我烧两柱香,平安香,可上保老人平安,下保小孩平安。急急忙忙,我就掏腰包 ……。

    -- 左一个道长,右一个道长,你看两个年轻人像不像?他们跟导游在搭台唱戏!
    -- 我同意,他们是一流的演员。

    -- 依我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们,也要放下架子,好好向他们几个学习。三言两语,漫不经心,就能根据你的相貌和年龄,击中你内心的软肋!

    -- 只要是人,必有软肋!小导游不是说“人生在世,谁人没有难题”吗?
    -- 他们还是哲学家。你看,小导游先说,给道长送钱,将被赶出道观。这句话让多少游客丢失了戒心。
    -- 对,“如欲得之,必先弃之”的哲理小姑娘运用自如,不留痕迹哦!
    此时,电视正在播报足球反赌打假的新闻。

    ............
    -- 可悲,可悲!一定要刺破赌球的大脓包。你想想,赌球成风,你“被输球”,我“被赢球”,足球还有啥看头,还有啥前途吗?没想到,今天旅游,有来了个“被烧香”!

    -- 哈-哈-哈!

    两个服务员被大家的笑声弄得莫名其妙。

    -- 哈-哈-哈!说得好,说得好!前不久CCTV的焦点访谈有个节目叫“被捐款”,说的是,大学毕业生当了老师,要转正,就必须先“被捐款”,让我哭笑不得,想不到,今天轮到自己“被烧香”啦。
    -- 旅游,“被消费”是家常便饭,想不到,现在花样翻新真快,不知明天还有什么“被”花样在等待游客哩。

    -- 当年的林老板创新开店,大买“一元货”,混口饭吃,他要是见到今日修真观里卖高香,赚暴利,一定自叹不如哦!

    -- 哪个林老板?

    -- 林家铺子的老板呀。

    -- 哈-哈-哈!

    ............。
    -- 别说啦,钱花就花了,别想得太多。百年老店的红烧羊肉不错,吃,吃……。

    -- 干杯!干!

    酒酣耳热。

    饭菜,所剩无几;议论,高潮已过。

    走下“天韵楼”前,我站在二楼的窗口,遥望对面的“修真观”,许久,没有离去。
插图之五  遥望修真观

被烧香 <wbr><wbr>-- <wbr><wbr>乌镇有点鈥溛阝潯居渭恰俊29日晨定稿】

    -- 乌镇啊,乌镇,钟灵毓秀的乌镇,人杰地灵的乌镇,你也未能免俗。乌镇,你有点“乌”!(心中默默念叨)。

2009年11月29日/周日清晨 定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