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斗山街 - 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2012-11-24 19:34:46)
标签:

徽州古城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与张君游罢徽州古城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江稳平于2012-3-19在网上发表一篇文章《家住徽州斗山街》,借以发表于下【2/2】
     用青石板横铺的主街尽头,有一座罕见的砖质牌坊——黄氏孝烈门坊,建于明代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相传黄氏乃童生吴沛之妻,其夫早年夭亡,她便绝食而死,以表自己守道节烈。其实,一座贞节坊就是中国妇女的一首血泪悲歌。
    二十四孝是徽商的祖训,如果要欣赏二十四孝图,那就去前街的汪氏民宅瞧瞧;徽州竹、木、砖、石“四雕”遐迩闻名,如果要观赏木雕的精品杰作,潘氏民宅应该去走走。
    从我居住的斗山街23号许家大院,到百年徽州师范,这一段用青石板直铺的街道是斗山街的后街。许家大院依然是高大的马头墙,幽深的天井院。徽商长年在外闯 荡打拼,留在家里的都是妇女和孩子,为了安全防卫,屋外用高墙封闭,内设“四水归堂”式的天井。“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是徽派古民居的结构特色,这天 井有着通风、采光、排水、遮阳、交通等多种功能。许家大院厅堂敞亮,花园雅致,门罩窗栏,雕花缀朵,飞禽走兽,神态逼真,美不胜收,展示了古徽州能工巧匠 卓越的技艺。
    充满传奇色彩的“蛤蟆井”就在后街王世杰宅与张茂林宅之间。相传古时候这里水源奇缺,百姓生活极不方便。唐代贞观年间(公元785—805年),有人发现 此处两个土坎内聚集着许多蛤蟆,推测下面必有泉水。经深挖不歇,果然清水冒涌,水质异常清冽。后人为了纪念蛤蟆提供水源信息,就将井名取为“蛤蟆井”。 “蛤蟆井”有公、母两口,现在游客能见到的是宅院外的“公井”,而“母井”就处在仅一墙之隔的民宅内,终年“日夜思君不见君”,想断柔肠。
    “家住徽州,世世代代读书人,旧宅院家家是书香门第,古街巷处处有朗朗书声;家住徽州,世世代代远行人,十三四男儿四海去闯荡,千百年徽商八方美名 扬……”伴随着歌唱家祖海的一曲《家住徽州》,行走在斗山街整齐的青石古道上,观赏着错落有致的百余幢徽州古典民居,聆听着从幼儿园里传来的朗朗书声,我 又想起儿时与同伴们在宽阔的主街道上玩抽陀螺、丢沙包、跳房子、跳皮筋、滚铁环、打弹珠等民间传统游戏时的开心;我又想起当年与哥哥姐姐在这充满书香的深 宅大院里挑灯苦读,敲开北大、清华的大门……每走一次,我都对斗山街产生崭新的体验和特殊的情感。
    朋友,这里有传奇,这里有故事,这里有美景,这里有热情。想到徽州追忆旧时光,斗山街是个顶好的地方。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斗山街 <wbr>- <wbr>许国石坊【11月25日黎明时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