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2012-11-09 10:17:02)
标签:

转载

分类: 寻踪山水
昨日未能与钱君携游森林公园赏菊,今晨读此博图,如晤矣!

                                      贵阳市的标志“甲秀楼”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10月27日我们一行四人,参观完旧居所在地,沿护国路一直向南到底,左拐,便是西湖路,往东再稍走几分钟就是大名鼎鼎、秀甲一方的“甲秀楼”。

    兄长手向远远的甲秀楼方向一指说;喏,前面就是甲秀楼。

    ——哦,那这条河是什么名字?

    ——咦?南明河呀!

    ——哦,小时候我曾经听外婆反反复复地讲述过南明河怎么怎么,今天总算看见了。

    ——我小时候一直沿着这里去南明公园抓麻雀嘞。

    ——哦,那么今天全程由你带路嘞。不过今天的天气虽然没有太阳,这么这么地闷热?

    ——你不知听说过没有,贵阳有“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分银”之说,像这样的天气就算是蛮不错喽。

   

    是的,这让我想起来时在飞机上,邻座一位来自浙江在贵州做建筑包工头的年轻先生说,去年底,贵阳有连续三个月都不见太阳,人都几乎发霉了。

   

    虽然这只是带有渲染口吻一句话,但也确实说明了这个地方,因为地理环境的恶劣带给人们生活上的诸多不便。就象以后一天我们去黄果树游玩,一路沿贵黄高速公路,两侧都是一个接一个馒头一样的小山,植被贫瘠,石漠化严重。  

    

    典型的喀斯特熔岩地貌,有的地方甚至还引人想起了桂林的石林。美吗?美的。

     

    地貌的奇特,往往有它美观的一面,但贵州这个地方这种现象较为普遍,导致土壤贫瘠,蓄水无力,甚至山洪暴发,水土的流失又导致农民无法种植,只好大量地外流打工,造成治理无力,而更进一步扩大石漠乃至荒漠化,恶性循环噢!

 

    沿着南明河,我们渐行渐近地靠近了甲秀楼,看多了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视觉突然转向这古朴凝重的建筑,心中不免充溢一种难得的宁静,难道说不就是因为这里散发着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吗?

 

    这座著名的古楼阁,建成于明万历二十六年,作为贵阳的一大风景名胜,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传说这块石头酷似巨鳌)。连接南明河南北的九孔浮玉桥,通贯两岸,如白龙卧波,似玉带流水,桥上有涵碧亭,桥下有涵碧潭、水月台,因桥为九孔,长100多米,比喻此桥像一条玉带浮在水上,故而命名为“浮玉桥”。我数了一下,怎么只有七孔?后经打听是因为修马路而占去两孔,有两孔埋于路面下,成了现在的桥,是七孔92米。 

 

    步行在桥上向西观望,南明河水由西向东缓缓而来,一条河水平面竟有高低错落阶梯状跌势,状如微型瀑布。转身看,清澈的河水又向东下行拐弯流去。顺河望去,两侧柳岸堆烟,游人如织,钓鱼、抓鱼者或静坐或奔走,神态各异,下钩者神情关注而坐,渔获者喜笑颜开离去,一个个不亦乐乎。在桥上,我正看得入神,无奈朋友催促声提醒我,这是集体行动,不可独自久留噢。

 

    今日甲秀楼内,除了展示着一幅幅曾经与贵阳有渊源的知名人士画像就是售卖旅游纪念品了。忽然,兄长叫我过去看挂在墙上的挂像,走近发现,我们的四舅“熊毅”(中国土壤研究专家)的画像也挂在其中,哦哟!此来贵阳让我不乏感叹不已,上一辈的人驾鹤西归,留下的子孙洒布世界各地,或多年偶有一见,或老死而不相知。所以说再大的家庭,也没有不散的宴席。

 

    早在清代,甲秀楼便有“炊烟卓午散轻丝,十万人家饭熟时”的热闹场景,如今这里更是不乏万家灯火,钟鼓齐鸣。登楼远眺,黔灵横黛,苍翠逶迤,桥南有翠微阁,遥相呼应,景色娟秀。今日再回首,只是斯人已驾黄鹤去。踟蹰在甲秀楼上,放眼于四周,烟窗水屿,生机勃勃,清平世界,独具特色,周围景色,如在画中。我想若是晚上来此,则一定是华灯齐明,楼桥亭台映现水中,恍恍漾漾地岂不给人以“镜中景,水中楼”那种朦胧仙境般的感觉哟。

   

    有清朝乾隆进士,后任湖广总督吴达善咏甲秀楼的诗句“甲秀楼边曲径幽,绿杨夹水荡渔舟。”将甲秀楼附近一带的风光直白的描述出来,流传至今。作为贵阳的标志,城市的名片,横锁于南明的河上的甲秀楼,独揽贵阳五彩景致,真不虚“科甲挺秀”之名。

    我的外婆一个旧时代的妇女,十八九岁离开云南,嫁入贵州官宦家庭,年纪轻轻即殇夫守寡一辈子,多年以后,在那个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又随女儿女婿转展数地来到上海。六十年代中,有一次携我外出,见烟纸店内摆放的一包“甲秀楼”香烟画面,竟目视包装上的甲秀楼久久不愿离去(忆旧,想家也),我以为她不抽烟还为什么紧盯着那包烟,未料她说这个建筑离老家只有一箭之遥,携我离开时,那目光是多么的恋恋不舍,恋家之情一直致死都未能如愿,只能深埋心底。

 

    一张图像可以引起一个成年人久久不愿离开,用现在年轻人的话来说,你回去一次不就解决了吗?但是他、她(们)不知道,那个年代,三千几百里翻山越岭的路程,对一个普通老百姓来说,为了思乡打一个来回,岂非容易之事。

 

    对此,我那位睿智的朋友毛教授的一句话说得好,“很多记忆是一生一世都擦不掉,抹不去的!”因此说“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甲秀楼一景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南明河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甲秀楼边曲径幽” 指的就是河对面有高低错落的一堵墙后的小巷“翠微巷”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浮玉桥上的牌楼和“涵碧亭”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一条有上下错落的河道“南明河”中有两个钓鱼者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南明河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老渔夫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甲秀楼内的王阳明画像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甲秀楼内  兄长发现舅舅的画像挂于其内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翠微巷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桥南堍翠微园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翠微园内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转载]时光绝非是记忆的橡皮擦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