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过大坝纪实【10月16日黎明时分】

标签:
游船过大坝旅游 |
分类: 寻踪山水 |

三峡船闸的闸门是“人字门”,共有12对闸门,其中最大的单扇尺寸为20.2米×39.5米,如果两扇门合在一起差不多有3个篮球场那么大,是目前世界上罕见的巨型闸门。闸门安装要通过测量、吊装、焊接三道技术难关,涉及声、光、电、力、冶金等10多个学科知识,技术难度之高居当今世界同类工程之首。人字门承担单向水头,越压越紧,最大重量350吨,这么大的门关合之间缝隙只有0.2毫米,从尺寸和重量来说,都可称为“天下第一门”。
三峡船闸为五级船闸,这样船只通过最快也要大约2小时35分钟,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
大坝蓄水到达175米后,上下游的落差达以13米,这就是船闸的工作水头。113米的设计总水头,远远超过了目前世界上单级船闸已达到的安全工作水头。三峡船闸的规模和规划运量大,不适合采用带有节水设施的特高水头单级船闸的方案。
因此,必须对船闸进行分级。连续多级船闸的水级划分方式,与枢纽上、下游水位变化的条件,坝址的地形、地质条件,工程的技术难度,船闸运行分期、船闸工程量、造价、船闸运行和管理的条件等因素有关。三峡船闸按照尽可能减小工程的技术难度,节省工程量和造价,船闸的运行和管理方便等原则,经过研究比较,采用将总设计水头分为5级。
正常情况下,两线船闸一线上行一线下行,各自独立运行,若一线需要检修,则另一线采用成批过闸、定时换向的方式。考虑到三峡工程分阶段施工,水库分期蓄水和船闸建成后上下游水位变幅很大的特点,以及船闸在三期施工期投入运行的要求,船闸运行需根据通航要求和水位条件采取多种不同的运行方式。
船闸建成而整个三峡工程尚未完工期间,上游水位将保持在135米。当下游水位低于67米时,使用后四级船闸运行,第一闸室仅作为过船通道,运行时第三闸室需从水库补水。当汛期下游水位达到67米以上时,船闸可只采用三级运行,不需要补水。
为了缩短过闸时间,船只过闸是连续的。三级、四级运行时最多可有两批船队在同一线同时过闸,五级运行时最多可有三批船队在同一线过闸。以五级下行为例:当先行船队A由第四闸室进入第五闸室时,后续的第二批船队B由第二闸室进入第三闸室,第三批船队C则可从上游水库进入第一闸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