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每每见到车门一关,还没有来得及下车的乘客着急了,大喊“开门!开门!”

南通的公交车车站,千篇一律,木制的小亭,外观漂亮,亭内有画,还有座位。上海的公交候车亭没有这么雅致,没有这般周到哟。

9月7日上午连登两座山:剑山和军山。午后,从军山下,欲乘坐22路公交入城,去寻找赵丹故居。
来到22路车的军山车站,因地处偏僻,无人可问:需等多久。
抬头一看,一块硕大的电子屏上显示:22路距本站3站。
我疑之:如此荒郊野外,这块电子屏管用吗?还是一个摆设?正疑间,电子屏显示:22路距本站2站。
管用!
两三分钟之后,22路公交车进站。

在环城西路上,我欲过马路,见没有红绿灯,却见地上斑马线,斑马线旁的地面上写着三个白色大字:车让人。远处见一辆汽车驶来。我想试一试,“车让人”到底灵不灵?
我举步向前,不远处,汽车减速,让我通过。-- 真灵!
路中央,我向司机挥挥手,表示谢意。
记得杭州的马路上也有不少“车让人”的大字,也很管用。
在上海,没有见到!

9月8日,在濠南路上,又见到一块蓝色标牌,上书:护学交接点。五个大字下,还有一幅画,一位警察的左右手各牵着一个小孩。这是南通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竖立的牌子。
南通四日,没有堵车,公交便捷的同时,还给人一种舒适感和安全感。

【9月11日晨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