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288447443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漫步古运河,小事看钱君【6月19日黎明时分】
(2012-06-19 06:19:51)
标签:
为人之道
旅游
分类:
寻踪山水
题图:丢帽处
【拍摄此照片时,我将包和帽子放在碑后的水泥墩上,照毕,取包忘帽也】
2012年6月7日下午,在个园转悠了两个多小时后,出其后门,进入关东古街,乘坐了三轮车,逛此古街,而不能细看,只是在三轮车上拍摄了几幅照片。三轮车的停车点正是修葺一新的“宋代东门城楼”。城楼气势不凡。城门与东关古街一线相连,一道风景也。出了城楼,过马路,迎面是一个牌楼,上书:东关古街,而牌楼的后面,就是古运河!
古运河的两岸,经过了整修和建设,楼台亭阁,铜雕石雕,绿地鲜花,一应俱全,此乃扬州打造的一个景观。千年的古运河因此青春焕发。
我与钱君,沿河而行,时而轻松谈笑,时而观景拍照,风光绮丽,兴致勃勃。
-- 哎呀,我的帽子呢?(行不远,忽然发现自己刚才还戴在头上的帽子不翼而飞了)
-- 我猜,帽子丢在刚才在城楼外了。
说着,钱君就拉我往回走。
-- 算了吧。丢了就丢了。(走了几步,我说)
我想,是否丢在那儿不能肯定,即使丢在那儿,也许也被顺手牵羊了。再加上,要过马路,还要步行10分钟左右,岂不耽搁了钱君的观景时间?
-- 不,还是回去找找看。(钱君坚持)
-- 不,算了,值不了几个钱。
又行几步,我又提出不去找了。
-- 不能这么说,即使不值钱,丢了东西,总是此行的一个瑕疵吧!(钱君边说,边拉我走)
此刻,我心感动,感动于钱君的善解人意,感动于钱君的换位思考。
忽然,我想起,刚才在“京杭大运河”的石碑前拍照时,把包和帽子一起放在石碑后的水泥墩上,好像帽子滑落地上。可能是拍完照片,拿了包,就走人,忘记取回落在地上的帽子了。
-- 别过马路去城楼那边了。到“京杭大运河”的石碑那儿去看看。(我对钱君说)
于是,两人加快了脚步,朝石碑走去。
-- 看见了,看见了!(在离开石碑几十步远处,我隐约看见了落在地上的帽子)
-- 我也看见了!(钱君说)
捡起地上的帽子,掸去灰尘,重新戴在头上。望了望钱君,内心感激哦。
-- 如果没有你的坚持,我就要和这顶帽子拜拜了!(我对钱君说)
-- 所以应该回来找一找嘛!(憨厚的钱君说道)
默默地,继续沿古运河而行。
此刻,我的思想走神了。
想起了今年六月一日与钱君在外滩第一次见面的事儿,想起了当晚的那篇博客 - 《会友于外滩》。
其中有如此一段
【一字未改】
:
站了几十年的讲台,忙忙碌碌,加之“文人相轻”,故几无深交之友。卸磨六年,交了好几个朋友,从中也有点滴总结,知交友之道于一二也。
交友,看三度。何谓三度?
第一,人品度。
人无完人,但是人品必须正。
有利己之念,无可厚非,但是,千万不能有害人之心,说得轻一点,不能有“损人利己”之心也。......
第二,善解人意度。
善解人意,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修养。
善解人意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不会固执己见,不会老是要别人“听我的”,“己所不欲施于人”,善于
换位思考
,善于
设身处地
为别人着想,且富含集体主义精神(两个人即成集体),“善解人意”乃友情支柱之一,也是友情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
【夫妻关系又何尝不是如此?】
第三,守财度。
守财,人的天性,“胳膊不会往外”,讲的就是这个理。
假设,守财度分10个等级的话,那么第8、9、10级堪称“守财奴”,守财奴,一般没有朋友,一般日子过得很清苦。5级的守财度,已可相处,他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也不想吃亏。英语所谓go Dutch,汉语叫AA制,或曰“劈柴爿”。一个人的守财度跟一个人的财富往往不成正比,或曰,并非有钱人就出手大方,穷人就小里小气。我与钱君一致认为,个人之“财富”,绝非守出来的,更不是省出来的。你听说过吗?天下哪个富翁,或是大款,是靠平日省吃俭用省出来的?而守财度在5以下者,人缘必佳,且多友多助。今日,钱君跟我讲了一句经典之言:交朋友,就是要准备吃亏的。
六一之夜,写下如此文字,其实,并非泛泛而谈,而是说出了我对钱君的初步印象 -- 此君人品度高,此君善解人意度告,此君守财度低也!
一顶帽子,小事一桩,无论是否寻到,钱君之人品毕现于此。
一顶帽子,小事一桩,无论是否寻到,具体演绎了何为“
换位思考
”,生动说明了何为“
设身处地
”!
一辈子发表论文不少,几乎没有用心研究过“交友之道”。卸磨以来,交了几个朋友,始有感觉。
在写此博文,心中尚存内疚,因为此次镇扬之行往返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甚至打车费,全部由钱君“统包”,我只是出了一点门票钱而已。老叟实在拗不过“人高年轻”的钱君呀!
回来之后,家人得知,对我大为不满。我说我们两人讲好了“下不为例”了。家人仍坚持认为:此举不妥。
数十年来,夫人总是批评我大大咧咧,总是一味说别人好,而不善从细微处去观察人。确实,去年年底的一次出游,因我之故,造成三位驴友的一致不快,我曾向三位驴友痛认“老夫交友不慎!”【青年人交友不慎,尚可理解,我老叟居然如此,悲矣!】
是啊,人之善恶,不是他嘴巴上说出来的,“善恶”二字也不会写在脸上,而是需要“观其行”。今日之社会,尤其如此。-- 今晨,我写,我想,想到了新认识的“老友”钱君。
本辑的最后一幅照片,就是钱君伟岸潇洒的身影。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扬州古运河风韵【6月19日黎明时分】
后一篇:
2012年全国卷新课标高考语文试卷【答案附后】【6月19日晚餐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