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柳岸之居士
柳岸之居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0,335
  • 关注人气:66,3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转载】【作者:jwqian】

(2012-06-12 09:51:28)
标签:

镇江西津古渡

分类: 寻踪山水




镇扬三日印象【相机A】【6月9日晚】

    小序:上图是我与钱君在6月9日下午来到西津古渡时的合影。今日黎明时分,我在博客上发表了游记“度一切苦厄”,发表后,浏览钱君的博客,不谋而合,他发表了图文“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与我之游记,遥相呼应!出发之前,夫人关照,别带钱先生到老屋老井去,你在那儿放声痛哭,也是对别人的不敬,同时,你自己也哭不痛快。6月9日下午没有带钱君去老屋老井,但是,走在距离老屋咫尺之遥的西津古渡,我已经老泪纵横,泣不成声。此时,我明白,钱君也已经泪眼朦胧了。钱君此文,让我及家人好感动!六月一日,与钱君首次相聚于外滩,归来的博文写了我的感受,交友讲“三度”,一是人品度,二是善解人意度,三是守财度。归来讲“三度”,并非无病呻吟,而是对钱君的“三度”有感而发,钱君人品度高,善解人意度高,守财度低也!此次镇扬之行,两人开心三日,交谈投机,相处愉悦。让我及家人不悦的是,此次镇扬之旅的开销,居然基本上由钱君掏了腰包。家人不满,诘问我:何也?我答:他年轻而力壮,老叟实在拗不过他也。不过,已经说好,下不为例了。今晨读钱君之博客图文,另一个让我感动的是,他的摄影技术远在我之上也。不信,请看官浏览品味。

-------------------------------------------

      “哇 -- ”的一声恸哭,声音冲破寂静的古街,回荡在镇江西津古渡、那游人稀少的古道上空。今日之哭声穿破时空与五十多年以前母亲脚下的哭声遥相呼应,古渡老街旧景,勾起了老教授久久压抑的回忆。

    此时此刻,他老泪纵横,五十多年以前痛苦的童年、长时间史实飞絮的不断补充、在将近六个小时的酝酿、发酵之后,情感的闸门终被打开,酸楚、痛苦、甜蜜、快乐百感交集在此时汹涌而出。

    手足无措之下我紧紧地挟住教授双肩,同时也鼻子酸酸,泪盈眼眶,由于我的在场,教授强压稍稍得以宣泄的感情,时光在此竟变得如此地凝重······  

    镇杨三日游的最后一站镇江“西津古渡”。我们边行边聊,聆听友人毛教授对此地历史的前世、今生发展及介绍。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之中,慢慢地、思绪随着他的讲述,又回到了他的自传体散文《英语人生》一书中,故教授一哭,我亦难抑感慨之情,此乃人之常情也。

    如今镇江西津古渡,三国时的蒜山渡、唐代的金陵渡、因为长江南北江岸的此消彼长,原来江水位置逐渐形成道路,古老的渡口再也不见江水滔滔,留下的仅是一处玻璃隔开的地下旧江岸遗址。

    从旧英国领事馆边刻有西津渡街的头道圈门至“待渡亭”几百米弯弯地石板道路两边就见“韶关石塔、观音洞、救生会、”等历史遗迹。由待渡亭至古江岸边亦是几百米的坡道旧居,其中的历史遗存颇多以致不及一一细读。

    当日一早,雾霾遮天,气压之低是我久已不见的状态,毛教授与我从扬州赶去镇江,上午游历镇江金山寺,雾霾有部分散去,下午则因为返沪时间仓促,为使我的镇 杨之行得以尽兴,由他带领来到西津江岸古渡始游、观瞻。登坡中途毛老师问我这里怎么样?我回答:“哉”!此地非上海新天地可比,下回还来!

    故事之后去车站的路上,老师伤感未去,言及胸口还有余痛,也让我唏嘘感叹,老年人旧地重游,抒怀感伤或尽情或怡情,切勿强压感情为上。镇江一日,回眸往事悲切切,举目今朝夕阳红。

 

                                           蒜山游园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蒜山游园一景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建筑群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古渡老街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区“一眼看千年”字样之下,有挖出的历朝古街遗迹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修葺一新的老街面貌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建筑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一景“车辙”是照片与雕塑结合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新景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山坡历史建筑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古渡建筑群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坡道老街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遗迹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游览至此,始觉毛老师神情收敛,叙述:“50多年前,每每路过此地观音洞,不看不问倒头便拜。某日,天色已黑不见母亲回转,念母心切,兄弟二人急急去往郊 外寻找娘亲打此路过,过此地不久,就路遇母亲,她为度日去摘野菜(野芹菜)归来,原来母亲摘野菜归途路遇蛇群拦路无法前行,二人双双抱住母亲双腿嚎啕痛 哭”。

 

    可想,那时母亲在野地思儿心切,家中晚餐尚在手中。与此同时,家中母亲不在,邻居们家家户户都在晚餐,而自己家里无大人,灶台冰凉。此时的儿子们流泪痛哭”妈妈呀!你若不归来,你若没有了,叫我们怎么办啊!

 

    只要是有生活经历的人,闻听谁不痛心疾首,谁不感叹万千?谁不挥泪而下?

 

                                距今600多年韶关石塔观音洞所在地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街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旧时英国领事馆  现在的镇江博物馆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由此门下坡追寻母亲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老师的伤感宣泄地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当时横渡长江的重要港口已成街道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古老的待渡亭旧址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坡道车辙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旧街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西津古渡的一声恸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