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人谈《复旦人》 ——读者座谈会顺利召开【5月27日午餐之余】

标签:
复旦情怀情感 |
分类: 断想不断 |
http://www.fudan.org.cn/wp-content/uploads/2012/05/DSC_1095-540x358.jpg
校友会第一副秘书长张宏莲首先回顾了《复旦人》试刊三年来经历的种种成长,并诚邀与会校友提出宝贵意见。编辑部王增藩、王雪松分别介绍了《复旦人》三年的实践和思考,以及目前初步形成的栏目和特色。《复旦人》以讲述复旦“人、情、史、事”为内容,以“彰显校友风采,传承复旦精神”。《复旦人》从无到有,来自学校、外联处、编辑部的投入和奉献让《复旦人》立了足,也受到了校友的肯定,积累了一定的人气。在办刊过程中,编辑部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广大校友的热爱和支持是《复旦人》长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1984届历史系校友,现任《理财周刊》总编辑的周虎认为,《复旦人》应该是一个复旦与毕业生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应当有一种粘合力,可以增进大家对复旦的归属与认同感。因此在内容与选题上,杂志应当注重引发校友们的共鸣,要有母校名师名家的报道和他们对时事的看法和观点,并建议用更多的篇幅去关注外地及海外的校友。
新闻学院2008届硕士,现任《中欧商业评论》执行副主编支维墉说,《复旦人》这本杂志的内容非常丰富,信息量很大,并且都是原创,这是很不容易的。但这既是优势,又是劣势,因为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这样的杂志恐怕很难得到充分地阅读。因此她建议杂志应当向精英化和品质化的角度发展,在选题和美编上需要更加专业化。
http://www.fudan.org.cn/wp-content/uploads/2012/05/DSC_0977-540x358.jpg
http://www.fudan.org.cn/wp-content/uploads/2012/05/DSC_0998-540x35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