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记录。
疾步拾级登顶先,从容下山看五泄。
穷幽极险刻崖壁,奔雪斜流生三叠。
--
2012年5月14日上午先急上,再缓下,饱览五泄,崖壁惊现孙文、唐寅题刻,五泄之可观大胜庐山之三叠泉也。
五泄是浙江省最古老的游览胜地之一。她位于诸暨市西面约20公里处,离杭州仅80公里。从绍兴开车过来差不多要2个多小时。五泄瀑布早在1400年前的北魏就闻名于世,郦道元的《水经注》里,就有着详细的记载。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宋杨万里、王十朋,陆游,元杨铁崖,明陈洪绶、徐渭、袁宏道、宋濂、徐侠客都曾来此游览,留下了画稿、诗文。明代吴中四才子唐寅、文征明等赛诗于五泄,更是传为佳话。清刘镛及现代的伍朝枢、张宗祥、蒋鼎文、郁达夫、孙中山等均到此,或吟诗作画,或题词记述,对五泄风景赞叹不绝。其实,游五泄,更起因于它历史上的名气,这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织,当你踏着许多前人走过的路,边看风景边鉴赏前人的题字和诗赋时,就使你的游览有了更多的情趣。
沿着清溪向前,看到的是葱郁繁茂的树木,呼吸着甜润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凉爽宜人的气侯,人真的陶醉了。走时却听到了巨大的水声,远远看到了一条白练般的瀑布倾泻而下。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五泄瀑布了,它以神态奇特,变幻莫测的姿态闻名于世,在地壳剧烈变动时期,五泄涵湫峰与碧云峰之间撕裂了一道口子,岩底逐段曲折下沉,造成长334米,落差80余米,宽窄不一的峡谷。那山水从高1000余米的天堂岗下流,经十几公里的长途跋涉,将涓涓细流,汇集成浩浩荡荡的溪水,经紫阆、张家,穿陡岩,劈溪流,跌入峡谷曲折奔放而下成为五级瀑布。古时候,这里人把瀑布称为泄,所以才有了五泄这一名称。
人从山下往上走,所以最先看到的是最后一泄,也就是第五泄。第五泄,人们叫他“东龙湫”,瀑布冲击而成的深潭名“东龙潭”,由于潭深而广,水色黝黑,人们又叫它“黑龙井”,每逢天旱,古人常来此祁雨,故又名“祷雨潭”。
清周师濂赞其曰:龙湫泻下第五泄,横空飞出千山雪。那瀑布果然气势不凡,虽为干季,水量大减,却仍似一条白色巨龙,呼啸着,从三十多丈高的悬崖一泄而下,声似滚雷,形如匹练。瀑布泻下,先跌在悬崖上,于是银花飞溅,接着又翻滚飞腾,如蛟龙出海,故人们形容其为“蛟龙出海第五泄”。那泄下的水流,一头扎进山崖下那宽阔的溪流,奔出山口。在这里玩水,小憩真是惬意的很。循瀑布左侧的一条修在绝壁上的陡峭石阶路向上,山路陡而窄,居高望第五泄,更似一条白练。人居高,瀑更美,却文静了许多,山、树、人和瀑融合在一起,共同勾画了一幅美丽无比的山水画卷。“到此已无尘半点,上去更有碧千寻”。
我们沿五泄左侧绝壁间的台阶拾级而上,陡峭处忽然又急转直下,仿若天梯。因为走得急,还真腿软心跳。可见崖壁上的“俯瞰龙湫”四个题字,系刘墉所提。过莲花桥,浴林间风,便是山间亭,坐亭中四泄风光尽收眼底,又见一道晶莹的瀑布,从一条曲折陡峭的岩石夹缝中硬挤而下,由于水道过于狭窄,又拐了一个弯,那瀑布在高19米的陡崖中,劈险沟,过峭壁,在狭窄的之字形水道中急剧旋转,奔泻跌宕,飞溅的水花就像奔腾中的烈马,似乎那马的鬃毛还在飞速抖动,故人们称四泄为“烈马奔腾”真是形象的很。抬头忽见崖壁上刻着孙孙中山先生的雄浑题字:“破壁而去”。多么富有想象的描绘,又是多么博大的胸怀呀。这第四泄把前三级瀑布的水散而复收,奔腾中,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明文学家王思任形容其“声怒、势怒、色怒”,十分形象贴切,故第四泄的观瀑亭命名为“三怒亭”。
踩着石块,横跨过奔腾的溪流,从东侧再次逆瀑而上。登临崖顶的一小亭,坐下休息,亭侧便是宽阔、平缓的第三泄,这儿的落差虽小,但水量浩荡,白花花一大片,煞是壮观。五泄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是第三泄,只见宽阔平缓的瀑布,在如磨似洗的岩石中奔泻下来,在灿烂的阳光下,以变幻无穷的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左边瀑布欢呼跳跃婉蜒飞泻,右边瀑布,时分时合,铺成一大片,后来所有的水又汇聚成一股,飞奔向四泄去了。坐在亭中赏景,似见万物空澈澄明,顿觉天高地广,世间一切污垢都被这洁白如雪的流水冲刷的干干净净了。
继续向上攀登,前面又有一亭,亭侧的崖石似乎又打了一折,形成第二泄,二泄落差仅为7.1米,瀑布下落时,被一块兀石分成两半,分流如珠帘飘动,又如双龙出游。古人有诗赞其曰:两龙争壑不知应,一石横空不渡人。故瀑布下首建的亭名“双壑亭”。瀑布从深潭中回旋而出,来到一平坦之处,水流在如磨如琢的岩壁上迈着轻松的步伐,向三泄飘然而去。
走到这里,上面的路就不再艰难,没走太高就看到一泄了。水流从石河泻下,平缓舒展,流畅奇巧,柔美如“月笼轻纱”,瀑布中间有一水潭,直径1.5米,深约2米多,人称“小龙井”,俗称小脚桶潭,是人工开凿还是天然形成,还是一个谜。下边还有一个大潭,深不见底。
一泄是所有人不小心就遗忘的瀑布,但它的精神是伟大的,因为它把壮观和美丽留给了和它一水相依、一带相连的其它几泄。
到此五级瀑布都观赏过了,真想向前去寻找五泄的源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为五泄造就了“直上青云端”的七十二峰,“一坪一奇景”的三十六坪,以及各呈姿态的二十五岩。看过第一泄,我又只身往前,来到刘龙坪,从这里我们登上涵湫岭的瞰瀑亭,回首眺望,姿态各异的五泄尽收眼底,一水五折,一气呵成,恰是一条翻腾飞越而下的白龙,或舒展,或盘旋,或腾飞,或蜿蜒的五泄,正是巨龙舞动着的身躯。五泄飞瀑旁边的悬崖上,名人题字比比皆是。我们正是循着古人们走过的路,再次领略着人间美景。多少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只有这飞腾的瀑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向我们诉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辉煌。
其实,这条白龙翻腾了已有好多世纪,据身边的导游介绍,早在1400多年前的北魏,五泄就载入了我国第一部水系巨著《水经注》了。我们的脚下早已留下了如陆游、徐霞客等古代名人的足迹。
历代游子今安在?惟有这不息的五泄,雄风永存!
2012年5月14日,上午9时58分,独自来到刘龙坪,折返。
骡子运货
【为了环保,山上不准建筑公路,于是,交通不便的五泄深山,便用骡子运货,包括度假村的大米等等】

留影第一泄

瀑声如雷

第二泄在望

破山而去

留影第二泄

最美第三泄

第三泄留影

第三泄之观瀑亭

穷幽极险

第三泄之特写

第四泄远景

留影第四泄

第一泄

第一泄之石刻介绍

继续登山,又一观景亭

白云深处有人家

山里人家,菜价贵吗?

导游关照:千万别过此木桥

幸亏有地图
